我们从2011年坚守至今,只想做存粹的技术论坛,记录你的技术足迹,有空就回来看看。  由于网站在外面,点击附件后可能要20秒才弹出下载,请耐心等待,勿重复点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1|回复: 0

[分享] 京东阿里罗生门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8:47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万

    主题

    8126

    回帖

    4万

    积分

    三级逆天

    积分
    43805

    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原创先锋奖金点子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7-11-28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一周,最引人注目的行业新闻,莫过于阿里和京东几乎同时“掀起”的巨大“黑稿风波”。一方面,阿里称遭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策划,制造谣言,攻击诋毁阿里的违法行为,将依法向司法机关启动报案程序。另一面,京东委托律师回应,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发起针对他人的恶意造谣,京东长期以来遭受系统的、有组织性的、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恶意攻击及抹黑。
      实际上,这两家电商巨头的公关战由来已久,从京东举报阿里逼迫商家“二选一”到阿里京东高管就数据统计口径隔空掐架,而这一次上升到司法层面,算是达到了一次顶峰。
      京东:从未恶意造谣,长期被抹黑
      针对网上多个账号和媒体发布的题为《京东花260万高价,多次雇佣方兴东写黑稿攻击阿里》《京东260万雇佣方兴东写黑报告攻击阿里背后》等文章,京东表示,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发起针对他人的恶意造谣,京东长期以来遭受系统的、有组织性的、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恶意攻击及抹黑。
      11月23日,有网友曝出方兴东200万受雇京东合同,定制报告推动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天猫。互联网实验室发表声明称,近期举办了关于互联网行业“二选一”现象相关的研讨会,多位法律专家和经济学家积极参与研讨,并达成一定共识,认为“二选一”是行业乱像,某些行业巨头的行为有损消费者和行业利益。
      京东表示,京东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发起针对他人的恶意造谣,相关媒体在毫无事实依据和司法认定的前提下,将此主观臆测为京东驱动第三方机构打击抹黑竞争对手,此举严重侵害了京东的名誉权。
      阿里:将依法向司法机关启动报案程序
      11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对外发布声明,称针对近日遭遇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策划,制造谣言,操纵舆论,攻击诋毁阿里巴巴的违法行为,将依法向司法机关启动报案程序,依规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事实,提供证据。
      此前的11月22日,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在微博公开发文,透露在天猫双11等大型活动前,阿里巴巴遭遇近五百个账号9700余篇网络黑文攻击,其中以所谓“二选一”和“垄断”为名恶意攻击达4600余篇。
      11月23日,有微博曝出“博客教父”方兴东与京东签订数百万元合同的文件,内容显示,方兴东团队负责制作阿里“二选一”和“垄断”报告,帮助京东“营造极大的舆论声势,使得阿里今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将对京东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方兴东回应称,自己与阿里遭遇的有组织网络攻击无关。并否认和京东签署合同。
      但就在24日下午,微博账号“今晚月色很美1994”再次曝光一份新的带有京东水印的合同。这份合同金额60万元。依旧由京东和方兴东团队签订,内容约定召开研讨会,组织内参,并发布阿里“垄断”报告。
      据媒体报道公开资料,第二份被曝光的合同签约时间更早,目前已履约完毕。2017年9月19日,方兴东的互联网实验室召开研讨会并发布了《中国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研究报告》。
      幕后黑手是谁?或许只有时间给出答案
      近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之间的互撕已不新鲜,而今年则来得更狂野。阿里京东双方同时起诉相关文章造谣抹黑,而且都称黑稿的背后是有组织有预谋。那么究竟幕后的黑手是谁,或许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事实上,面对“黑稿”,大多数企业采取诉讼的方式来维权,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一般而言,诉讼是维权的最后方式,但现在也有很多企业会优先打官司,来澄清负面新闻的影响。原因在于,尽管打官司有着不菲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诉讼的澄清效果却是最好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
      然而,我不得不反思,在企业竞争中,利用抹黑对手的“黑稿”进行商业诋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互联网乱象之一。“黑稿”泛滥,演变成不正当竞争的“黑武器”,不仅侵害了相关企业的商业信誉,也搅乱了新媒体行业秩序。业内人士呼吁,共同打击商业诋毁乱象,促进新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24 NTpcb.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NTpcb)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NTpcb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