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 5
|
[技术文章] 总结在PCB设计中遇到阻抗计算模型 |
[/free][paragraph]
H1: 介质厚度Er1: 介电常数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T1:成品铜厚C1:基材的阻焊厚度C2:铜皮或走线上的阻焊厚度CEr:阻焊的介电常数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单端阻抗计算。二,外层差分阻抗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Er1:介电常数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S1:阻抗线间距T1:成品铜厚C1:基材的阻焊厚度C2:铜皮或走线上的阻焊厚度C3:基材上面的阻焊厚度CEr:阻焊的介电常数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差分阻抗计算。 三,外层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Er1:介电常数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D1:阻抗线到周围铜皮的距离T1:成品铜厚C1:基材的绿油厚度C2:铜皮或走线上的绿油厚度CEr:绿油的介电常数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单端共面阻抗计算。 四,外层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Er1:介电常数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D1:阻抗线到两边铜皮的距离T1:成品铜厚C1:基材的绿油厚度C2:铜皮或走线上的绿油厚度C3:基材上面的绿油厚度CEr:绿油的介电常数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外层线路印阻焊后的差分共面阻抗计算。 五,内层单端阻抗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Er1:介电常数H2:介质厚度Er2:介电常数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T1:成品铜厚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内层线路单端阻抗计算。 六,内层差分阻抗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Er1:介电常数H2:介质厚度Er2:介电常数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S1:阻抗线间距T1:成品铜厚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内层线路差分阻抗计算。 七,内层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Er1:H1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H2:介质厚度Er2:H2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W1: 阻抗线底部宽度W2: 阻抗线顶部宽度D1:阻抗线到周围铜皮的距离T1:线路铜厚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内层单端共面阻抗计算。 八,内层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 H1:介质厚度H2:介质厚度W1:阻抗线底部宽度W2:阻抗线顶部宽度S1:阻抗线间距D1:阻抗线到周围铜皮的距离T1:线路铜厚Er1:H1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Er2:H2 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这种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内层差分共面阻抗计算。 [free]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 枚金币 才能浏览
《《《 点击这里展开全文 》》》 | ||
发表于 2019-3-1 07: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19-3-1 08: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19-3-1 08: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19-3-1 08: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表于 2019-3-1 09: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