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2011年坚守至今,只想做存粹的技术论坛,记录你的技术足迹,有空就回来看看。  由于网站在外面,点击附件后可能要20秒才弹出下载,请耐心等待,勿重复点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29|回复: 8

[创业资讯] 盘点2017年AI大事件:创业公司还有生存空间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8:47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万

    主题

    8126

    回帖

    4万

    积分

    三级逆天

    积分
    43805

    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原创先锋奖金点子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7-12-31 19: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语:过去的两年,AI行业迎来了又一次的大规模爆发。人工智能的热潮带动了投资的热度,然而AI还没有完全从一个前沿概念走入日常生活,就有投资人已经开始唱衰产业。近日李开复表示,过去的一段时间内,AI项目存在泡沫,而到了明年年底左右,会有一批公司倒掉。那么,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创业公司还有生存空间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盘点一下今年的AI大事件。
    科技领域巨头动态
    产业界有一种百试不厌的怼人方法。不管他做什么,可以先问一句“巨头做了么?“。要是回答没有,那就嘲笑他“巨头都不做,你做什么?”,要是回答有,也能笑他“巨头都做了,你还怎么做?”。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巨头的动态就是风向标,因为它不仅表明了发展的大方向,也指示了创业空间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首先来盘点巨头的企业动态及投资收购事件。

    百度
    百度语音很早就被确立为百度的战略方向,但是市场不成熟,发展相对缓慢。后来百度重新梳理战略,请来吴恩达重新组建语音团队,到2015年其技术实力已经可和拥有十年技术与经验积累的科大讯飞相提并论。紧接着百度推出语音助理度秘,通过度秘在不同场景下的摸索尝试,百度积累了真实场景中的交互服务能力。2017年3月,百度和紫光展锐、ARM及上海汉枫发布了DuerOS智慧芯片,虽说百度一向偏“软”,但其实这种操作系统与硬件结盟的战略就像微软与Intel结盟,一旦市场成熟就能形成系统和硬件一统江湖的局面。紧接着在2017年4月,百度正式发布了脱胎于度秘的DuerOS--一个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结合17年的这两个动作来看,硬件联盟和操作系统平台使得百度拥有了交付Turnkey方案的实力。于是,围绕着DuerOS的生态落地,百度推进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在传统硬件智能化的市场上排兵布阵。例如,百度已经和联想和TCL达成合作推出智能电视,与创维推出其旗舰新品π盒;与HTC,Koobee合作推出智能手机;与Ubee,猫王推出智能音箱;与FIIL合作推出无线耳机。
    四个月之后,2017年11月,百度世界大会上又发布了DuerOS 2.0”系统,除了升级原有的交互平台,百度还在发布会上宣布启动了普罗米修斯计划,成立人工智能交互设计院,并推出百度AI公开数据集计划,可以看出百度认识到了投资技术研究和开放数据集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百度还在这场发布会发布了自己的智能音响—百度Raven-H,主打极客范和高端市场,但是相较阿里和小米,这款产品能在智能家居的市场上并没有泛起什么水花。
    同样是11月,百度宣布与小米达成深度合作,联手共建“lOT+AI”生态体系。12月,百度DuerOS和高通宣布达成芯片级战略合作,携手共同推出芯片级别AI语音解决方案,接着百度和华为也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表示双方将在产品、AI技术平台、数据/生态、内容/服务等四大方面深入合作,共建开放的内容和AI生态。同时期,百度还高调发声,再次宣布语音技术全系列接口永久免费开放。这一系列的合作与开放来势汹汹,似乎在昭示百度全面占领智能语音市场的野心。
    在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百度也多方合作以拓宽市场。2017年,百度先后与首都机场,南航姜营机场合作,落地人脸识别系统,也携手肯德基推出了连锁餐饮行业首个人脸识别点餐场景。2017年12月,百度推人脸识别接口QPS包月,打响“AI免费”第一战。
    放眼整个AI领域,百度近年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逐年增加,研发成本占总营收的15%左右,而在一些关键技能上,百度通过投资或并购的方式来充实整体的技术实力。投资收购战略总体呈现全局铺开的局面,但特别钟情图像、语音、无人驾驶,例如收购xPerception, Kitt.ai,投资声智科技,中科慧眼等。

    [blockquote]
    图为百度16~17年在AI产业投资收购情况[/blockquote]阿里巴巴
    马云曾表示,自己不懂技术,而正因为不懂,所以比任何人都支持技术。虽说阿里的根基在于零售业务,但是阿里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实际上要领先于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作为AI产业最活跃的投资收购方之一,阿里2017年技术投入为17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百度同期的101.5亿元,腾讯118亿元和京东54亿元。除此之外,2017年10月阿里巴巴还宣布成立达摩院,并计划在三年之内对新技术投资超过1000亿人民币。
    阿里投资的AI企业技术导向趋势显著,例如对寒武纪、旷世科技等技术企业的投资中可见一般,尤其是最近对商汤科技的15亿投资,更是刷新了AI投资事件的单笔记录。梳理时间轴,我们还能看出一个趋势,那就是阿里尤其倾心AI芯片。上文提到,百度发布DuerOS芯片,是为了建立系统和硬件绑定的产业链条,而阿里系对芯片的投资,其背后的逻辑也是基于硬件芯片对整个生态的重要底层作用。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百度倾向于与世界芯片巨头的合作,而阿里的投资更青睐支持中国芯的发展。

    [blockquote]
    图为阿里巴巴16~17年在AI产业投资收购情况[/blockquote]收购和投资之外,阿里巴巴也在紧锣密鼓地武装自身的技术能力。2016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低调成立,2017年7月该实验室首次公开亮相,宣布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消费级AI产品的研发。同期,阿里发布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紧接着开放AliGenie开发者平台。众所周知,智能音箱Echo已获得成功,而阿里的这一系列举动可谓汲取了的“亚马逊模式”的精髓。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天猫精灵卖出了100万台,可以说在中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波智能硬件的小高潮,对推动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实现产品的商业化,阿里巴巴也积极拓展实际场景中的AI落地。2017年12月,阿里巴巴与上海地铁合作,未来将实现App扫码过闸、刷脸进站、语音购票等便捷出行方式。同期,星巴克与阿里巴巴打造的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开业,实现AR大型场景识别技术首次大规模商业应用。
    腾讯
    与百度全面转型人工智能(All in AI)的战略不同,腾讯在AI方面的战略概括为AI in All,也就是将AI技术能够开放出来,和各行各业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2016年,腾讯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腾讯 AI Lab,专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在AI的语音垂直领域,腾讯也相继推出智能语音助手“腾讯叮当”和云小微智能语音开放平台,以此招徕更多的玩家进入自己的赛道之中。视频图像领域,腾讯优图近日正式与上海警方达成合作,采用优图海量人脸检索技术协助警务工作的实效提升。
    腾讯目前还没有特别出彩的硬件,但庞大的商业帝国涉及的业务相当广泛,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腾讯打造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腾讯在这其中很可能会继续发挥其“连接、赋能”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优势,让未来的产业互联网发展具有更大想象空间。
    腾讯的投资偏好实行行业覆盖性的战略方针,这一点从投资的轨迹就可以看出,例如其投资了智慧医疗领域的碳云智能、VoxelCloud,研发家庭娱乐人形机器人的乐居智能,专注无人驾驶的蔚来汽车等。但是,目前腾讯资本注入力度较大的主要在智能医疗领域,近日腾讯又发布了首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还联手相关医院进行了人工智能影像研究,实现了将智能医疗技术的应用落地。还有,腾讯的投资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海外,可以猜想对标Facebook的腾讯早早就把眼光放在了国际市场,例如其投资的美国AI虚拟社交技术公司ObEN,就是依然围绕其社交基因所进行的全球化布局。

    [blockquote]
    图为腾讯16~17年在AI产业投资收购情况[/blockquote]三星
    2017年11月30号,三星在国内正式发布了旗下人工智能平台Bixby。种种迹象表明,三星正在积极布局自己的人工智能化战略,希望通过软件驱动硬件开发,来获得更大用户忠诚度和冲击更高的利润收入。Bixby的语音能力可以说正是来源于三星的一系列收购。
    三星早在2014年以2.5亿美元 收购了SMARTTHINGS--一个主攻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平台。该平台可以成为实现物联网的主要衔接板块,甚至可以用来发展其他全球语音互通等线上拓展业务。2016年,三星还收购了由SIRI创始人D. K ,A.C 创建的AI公司Viv LABS。接下来,有了平台和软件技术支持的三星,又斥80亿巨资收购了全球领先的音响产品制造商哈曼国际。2017年,三星再次出手,收购一家AI初创公司Fluenty 以提升自家语音助手Bixby文本能力。这一系列收购昭示了三星进军AI市场的决心,而三星本身就有着强大的软硬件全产业链能力—硬件、渠道和市场能力,这些优势也许能让它在新硬件领域坐拥高起点。
    亚马逊
    Echo系列的成功热销无需多言,而且在Echo取得初步成功后,亚马逊迅速分离Echo和Alexa,并积极寻找战略伙伴,最终结果之一就是至今Alexa已拥有25000项技能。这一先发优势完全可以覆盖技术和内容上的某些劣势,让亚马逊在语音领域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不仅如此,亚马逊还牵头打起了价格战,将其优势进一步扩大。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大促,Echo系列全线降价,Echo dot二代由原来的49.99美元减到29.99美元,改版的Echo Plus也从164.98降到了119.99美元。据悉,Echo系列智能音箱在黑五当天销量约为470万台,预计整个促销季结束,亚马逊智能音响将达到800万台以上。据eMarkete一项数据表明,Echo占据智能音箱市场份额的70%,而谷歌只占有23.8%的市场份额。
    其实Echo的成功并非偶然,亚马逊的投资早已为此布局。早在在2015年亚马逊出资1亿美金成立风险投资机构Alexa基金,专注于语音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领域的投资,支撑Alexa语音服务的周边生态。目前,Alexa基金已经投资了30余家企业,而亚马逊对这些初创企业的投资,基本都围绕在可以大量使用Alexa的智能家居场景。下图为部分投资企业及其涉及领域。

    [blockquote]
    图为Alexa Fund投资情况[/blockquote]亚马逊在投资之外也有收购。2016年9月,亚马逊从机器人创业公司Angel.ai那里收购了一支开发团队,未来将帮助亚马逊继续完善以聊天机器人为基础的AI生态系统。2017年1月,亚马逊的 AWS 部门以 19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harvest.ai,该公司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来分析公司关键 IP 上的用户行为,以便在重要的客户数据可以刷新之前识别和停止有针对性的攻击,亚马逊收购 harvest.ai 也可能是由于其 AI 技术可以不断强化安全服务能力。
    谷歌
    2016年Google I/O上,举办方聚焦的重点由之前的Android系统逐渐向AI转移,发布了谷歌语音助手及Google Home智能音箱。而2017年的Google I/O中,人工智能更是成为了主线,可以清楚的看出,谷歌坚定的执行由“Mobile-first”(移动为先)向“AI-first”(人工智能为先)的战略方向转变。今年秋季发布会上谷歌还发布了包括手机、耳机和智能音箱等多款AI硬件,构建AI生态。关于谷歌的AI战略布局,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早在2010年谷歌搜索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但是在2017年12月13日开幕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Google Cloud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团队的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宣布,谷歌 AI 中国中心在北京成立。这个曾经“负气出走”的搜索巨头也注意到了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巨大潜力。
    谷歌和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大战高潮迭起。在价格战的战场上,谷歌在电商大户亚马逊面前倍感压力,2017年“黑五”时,将Google Home Mini从原价49降至29美元, Google Home从原价129也降价至29美元,然而其市场占有率仍不敌Echo系列。不过,谷歌也有自己的主场优势,今年12月,谷歌正式宣布YouTube将不再为亚马逊的两款智能设备Echo Show和Fire TV提供服务。尴尬的是,Google Home Mini刚上市不久被爆出存在严重安全漏洞,这也让人不禁猜测风波由何传起。除此之外,深知线上零售不敌亚马逊的线下谷歌也积极地发展零售业的合作伙伴,目前,沃尔玛和塔吉特百货都表示会与谷歌在语音购物方面进行合作。
    据CB Insights统计,谷歌作为全球企业收购项目中最活跃的一份子,截至2016年7月,共收购了约11家企业。自2011年起,在谷歌的众多收购项目中,对其影响较大的包括2013年收购了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的深度学习和中性网络初创公司DNNresearch,此交易帮助谷歌对其图形搜索功能进行了大幅升级。2014年,谷歌斥资约6亿美元收购了英国初创公司DeepMind Technologies。2016年,谷歌收购了用于开发聊天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平台Api.ai和视觉搜索创企Moodstock。2017年,当今最大的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开发者社区的Kaggle被谷歌收购,虽然它并非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但是这次收购潜藏着谷歌对机器学习的布局。
    投资方面,2017年7月11日,谷歌公开对外表示,在谷歌公司下成立Gradient Ventures风险投资基金,对秉持“人工智能现行”理念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目前该基金投资了专注算法智能的Algorithmia,专注人工智能无人机的Cape,和专注神经网络开发的Cogniac。
    微软
    微软从2017年开始正式将AI写入公司战略。2017年7月,微软宣布建立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全新研究实验室 Microsoft Research AI。比较谷歌和亚马逊,微软相对低调。公司CEO纳德拉曾表示,微软发展AI技术“不是为了在游戏比赛中击败人类,是为了让地球上每个人和每个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工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解决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相应的,微软公司近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更新了旗下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试图将搜索引擎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谷歌搜索区分开来,将自己定位为寻找人工智能最新进展的现实应用程序的创新者。
    有趣的是,在智能语音领域上,一边谷歌和亚马逊打的热火朝天,一边微软和亚马逊却破天荒的开始合作。2017年8月,微软和亚马逊首次合作表示双方希望携手改进语音助手。亚马逊的Alexa主攻的智能家居领域,而微软的Cortana则更偏向专业领域。具体来看,两家在智能音箱和语音助手领域的合作包括:在装有 Alexa 的设备上,用户可以呼唤 Cortana 并且使用微软的办公功能;而在 Windows 10 等设备上呼唤 Alexa 时,也可以直接在亚马逊上购物,并且使用 Alexa 的 Skills。现在市场的格局还没有完全确定,这种一团和气的景象也说不好能持续多久。
    微软2016年大刀阔斧收购了三家人工智能企业。2016年初,微软收购了总部位于伦敦的初创公司SwiftKey,其产品可以让键盘输入法学习记忆用户的输入习惯,并做出相应调整。2016年6月末微软收购了自然语言信息平台Wand实验室,同样叫停了该公司的现有产品项目,来让他们专注于微软产品(Cortana)。2016年8月微软收购了一个初创公司Genee,其主要产品是一款拥有AI技术的智能日程工具,他们期望将Genee的技术融入Office 365,可能是为了更深度地集成其智能助手Cortana和Outlook等应用。
    相比16年,微软17年相对动作较少,只有一些投资项目。2016年11月宣布成立专项基金投资AI初创企业。近两年投资情况如下图。

    [blockquote]
    图为微软16~17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情况[/blockquote]苹果
    虽然苹果保持对计划一贯低调的态度,没有大张旗鼓的发布过AI战略,但是从最早的Siri到最新的FaceID,我们一直都可以从苹果产品的更新迭代看到AI的影子。让很多人失望的是,原计划今年年底发布的智能音箱HomePod被延期发布,也就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黑五”和“圣诞节”。如此跳票的智能音箱是否还能在亚马逊和谷歌的双重夹击中突出重围仍未可知。
    15年,苹果收购了英国语音技术公司Vocal IQ,人工智能公司Perception。2016年初,苹果还收购了初创公司Emotient,这家公司主要开发能够察觉用户的表情的技术。2016年8月,9月,苹果相继收购了人工智能公司Turi和Tuplejump,收购Turi,突出了它要按规模推进非结构数据和推论,以及开放给更为广泛的人工智能研究社区。2017年12月,外媒报道了苹果正在以4亿美金的价格收购英国的音乐识别的公司Shazam,据内部人士透露,Shazam的声纹识别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最为吸引苹果,这其中也包括Shazam所拥有的庞大声纹指纹数据库。
    国内创业公司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截止到2017年6 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 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 家,占据23%。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不可小觑。
    视频领域
    安防视频监控是AI中计算机视觉技术主要攻克的一个场景,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剧。据亿欧智库所盘查的在近2年相继成立的46家计算机视觉初创企业中,就有起码6家在攻克安防领域AI+的问题,例如旷世科技(Face++)、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格灵深瞳等。但是,近2年视频监控企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其净利润和毛利率增速均在放缓,行业内的头部效应也日益显著,根据工业媒体A&S《安全自动化》所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 ,海康威视拿到第一名,而其中的创业公司在却是夹缝生存。2016 年,商汤与东方网力共同成立的深网视界营收为 4393 万,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则为 319 亿,差距可见一斑。巨头阴影之下,起初布局安防领域的一些科技公司转移中心,探索垂直领域内的商业机会。

    [blockquote]
    图为CV垂直领域内的AI创业公司[/blockquote]除了金融和自动驾驶领域,与各方的合作也是他们拓宽战略布局的一种思路。例如,商汤集团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即商汤集团将在 5 年内在沪总投资额不低于 60 亿元,用以推进AI技术及相关产业。而依图科技也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表示将会基于微软云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共同建设全球智慧城市。
    2017年末,阿里向商汤科技投资15亿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业界探讨。不仅是阿里大力投入,从数据来看,近两年图像领域的创业公司获得的融资有多笔达到亿元以上。

    [blockquote]
    图为CV领域AI创业公司获得投资情况[/blockquote]语音领域
    虽说市场上涉及语音技术的公司有20多家,但是专注技术层面的公司却是凤毛麟角,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技术公司的市场格局也已经逐渐稳定。从投资的情况来看,谷歌“亲儿子”出门问问的吸金能力自然不言而喻,而在语音产业深耕多年的云知声,思必驰获得单笔融资的金额数目也较为令人瞩目。而偏重声学前端与交互技术的声智虽然2016才成立,但是势头强劲。

    [blockquote]
    图为语音领域AI创业公司获得投资情况[/blockquote]亿欧智库整理的数据表明,中国的智能语音项目融资数量在2014年明显增多,为同期的3.7倍,并在15,16年年保持不逊色的融资情况,而到了2017年,市场热度开始逐渐下降。从历年累计的总融资额来看,投资机构的钱相对集中,整个产业呈现金字塔的稳定结构。相应地,随着领域内部分企业绝对优势的逐渐形成,新兴AI企业获得投资的几率可能正逐渐下降。
    在语音领域,一方面技术领域的红利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智能语音产品化的市场还没有完全被打开。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一个革命性的产品,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让AI从一个前沿概念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从Echo的大卖可以看出,语音交互无疑是引领AI生活方式,养成用户习惯的重要入口。因此,对于广大的硬件厂商来说,全新的AI时代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技术驱动的企业也在探索特定场景下的发展。
    近期动态表明,云知声正将注意力集中到医疗垂直领域。云知声与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在内的全国近百家医院合作建设“医疗智能语音录入系统”,并与云知声与平安好医生合作,成立上海澔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无独有偶,思必驰也表示将专注于垂直场景的业务。2017年11月,思必驰宣布 DUI 开放平台正式开放注册,该平台主打规模化定制,致力于解决当前行业的——技术提供商的定制效率与 B 端客户对产品迭代和需求不能很好的被满足的主要矛盾。
    分析与观点
    市场金字塔格局初步形成,应用层投资持续升温
    2017年起,对于新兴AI企业的投资决策日趋谨慎,投资资金流向的“马太效应”日趋显著,出现“独角兽”可能性较大。从各投资阶段频数角度审视,中国AI投资市场各阶段频数于2015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到了2017年,虽然前三季度投资频数随低于2016年,但基于算数基数估计,其全年的基数有望达到或超过2017年。而且发展期(A/A+轮、B轮)企业获投频数稳步上升,由此可以预测,2017年中国AI投资市场重心已开始向发展期转移。

    [blockquote]
    图为2012-2017年中国AI投资市场各投资阶段投资频数(数据来自亿欧,其中2017年为前三季度投资事件)[/blockquote]同时,专门针对特定行业细分领域进行产品研发的应用层企业,更受到投资人的青睐。从下图可以看出,应用层企业单笔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事件比例逐渐上升。

    [blockquote]
    图为各产业链大于一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事件数(数据来自亿欧,其中2017年为前三季度投资事件统计)[/blockquote]创业有风险,不可盲目乐观,冒失入场
    AI产业在中国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能否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仍然是很大的问题。
    从产业角度来看,如商汤科技、旷世科技等以技术导向,能够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技术层企业,开始形成绝对的优势,压缩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稳定,垂直领域内的新兴AI企业获投几率正在下降,对于初创者来说,也许等不到春天的到来就在竞争中被淘汰。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经数次潮起潮落,这一次的兴起虽然似乎势不可挡,可是盛世之下必有泡沫。拿智能语音产业来说,各巨头的智能音箱之争还没有落下帷幕,已经有人开始唱衰语音识别。一向看好AI创业的李开复表示,“语音识别是所有技术里面最不成熟的,99%的项目会死掉。”诚然,行业巨头的积极行动加紧了市场布局,但语音技术实际上还不够强大。虽然现在语音识别率都宣称在97%左右,但是这97%排除掉的是环境因素对识别的影响,然而这正是决定技术实际应用范围的关键。因此从97%到99%才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对于推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再加上营销过程中对技术壁垒的故意回避,又进一步拉高了人们对技术的期待值,误导的后果一是容易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二是提高了客户对技术的不现实要求
    还有一点,AI的基础是海量数据的支持,但这些资源通常都掌握在巨头手中。对于创业者来说,一旦科技巨头都开足马力,无论从用户、流量还是资本实力来比拼,都不在一个段位,贸然进入赛道,结果可想而知。
    难以突出重围,但要站好队伍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与巨头硬碰硬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而对巨头来说,发展AI也不能靠一己之力。因此在如今的环境下,巨头和创业公司的合作是大势所趋。 创业公司在特定的垂直领域内深耕钻研,保有独特经验和人才资源,从而获得巨头的投资或收购,两方获益。
    从上文的盘点可以看出,BAT都在通过对国内外的投资作为对技术生态的补充。不过,不同商业基因的三巨头在布局上各有侧重。阿里主要落点在阿里云以及其关联企业蚂蚁金服,腾讯围绕社交数据涉猎虽多但都较轻,而且相对百度和阿里,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则略显保守。百度则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和丰富的产品场景,通过DuerOS、阿波罗、资讯流、百度金融等全系产品基于人工智能引擎升级换代。
    AI产业格局已经开始初现眉目,创业公司也应该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问题。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投融资和产业布局上文已有所介绍,带着不同基因的巨头在不同的领域各有侧重。
    笔者认为,百度优势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技术层面”,包括图像识别、数据、云等等方面技术层面的领先,第二是早早在各个领域排兵布阵的先发优势。劣势也相对明显,除了百度搜索和地图,百度刚需性的“入口”相对匮乏。也就是说,由于在移动互联网层面的相对落后,使其占到的场景相对较少,这会直接影响未来技术在具体场景的使用。甚至可以这样说,百度如果想要在AI领域有所作为,最关键的就要看其核心技术的占有率能够领先对手多少,这也将决定百度未来的空间。因此,百度也许会在垂直的技术领域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发挥技术的硬实力,与创业公司互利共赢。
    阿里在AI领域的优势有两点,一方面在于其一向大胆豪爽的“战略”,信仰“落地先行”的阿里亏损几个亿,已经在“天猫精灵”的热卖中取得AI产品化的阶段性胜利,有机会走在行业前端;另一方面则在于阿里强大的商业基因,有丰富的商业化场景支撑,能够轻松的将产品渗透在实际应用中,以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使创业公司获得不错的商业平台,抢占市场,相应地,阿里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合作伙伴拓宽到更多的商业化场景中去。
    腾讯做AI的优势也很明显,就是其社交属性背后强大的普及能力,例如曾经的扫一扫、摇一摇功能,腾讯有能力把一个新的技术快速做成一个“全民应用”。依靠海量的用户群体,腾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提高用户粘性,也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对于内容服务商来说,技术是手段,海量的用户才是核心价值的服务群体,而掌握用户的腾讯和提供内容的创业公司也相互需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就是创业公司在新浪潮之下的生存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1:3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3

    主题

    1599

    回帖

    1501

    积分

    1元学习PADS(2期)

    积分
    1501

    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7-12-31 20: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主题

    1208

    回帖

    0

    积分

    PADS-180305高级班

    积分
    0

    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7-12-31 2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2

    主题

    6399

    回帖

    209

    积分

    三级逆天

    -

    积分
    209

    忠实会员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原创达人最爱沙发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原创先锋奖优秀斑竹奖金点子奖

    QQ
    发表于 2018-1-1 07: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还有啊。难道不让其它人生存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9

    主题

    1万

    回帖

    7万

    积分

    三级逆天

    积分
    70185

    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社区明星原创达人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18-1-1 08: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来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昨天 08:32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8

    主题

    4188

    回帖

    5411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5411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8-1-1 08: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公司要看资本的。研发的费用比较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11

    回帖

    0

    积分

    一级逆天

    积分
    0

    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18-1-1 0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资本市场,没有资本玩不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1770

    回帖

    2489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2489

    社区居民原创达人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8-1-1 09: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1162

    回帖

    1

    积分

    1元学习PADS(1期)

    积分
    1

    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8-1-1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24 NTpcb.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NTpcb)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NTpcb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