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苏联解体后,在白俄罗斯境内留下了大量的军品生产企业,它们主要生产零部件和半成品。与位于其他国家境内的企业的旧有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坏了。同时,白俄罗斯国防经济部门由于分属各工业部门而断绝了联系。自然,这一局面根本无法促进国防经济的发展。
<ignore_js_op>
2010-2-24 18:44:56 上传
<strong>下载附件</strong> (82.73 KB)
</ignore_js_op>
实际上国家是在90年代前半期首次出台明确的军事技术政策的。曾有人认为,继承自苏联的装备在较长时间内是足够的,但中期远景无法完成武装力量的装备和换装问题。同时,军品生产企业实际上是自生自灭,但在没有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在最困难的金融-经济条件下生存下来了。
随着1994年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当选为白俄罗斯总统,武装力量和国防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首先是由国际局势的变化所决定的。在那时之前,北约成为地球上起主导作用的军事组织,并还在继续扩大。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公开用武力实现自己目标,实际上不受国际法和国际义务的束缚。这在1999年北约入侵南斯拉夫、2001年入侵阿富汗、1991、1998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及在其他地区的行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ignore_js_op>
2010-2-24 18:44:55 上传
<strong>下载附件</strong> (44.88 KB)
</ignore_js_op>
在这种情况下,白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很清楚地意识到了客观现实,即为了使武装力量的作战潜力保持必要水平,不仅要不断完善作战训练,还要完善武器和军用与特种技术装备。
采购各种武器装备及其备件以及在国外进行修理和改进需要大量经费。白俄罗斯在世界上只是一个小国,因此在军事安全保障领域采取自给自足的方针是空想。国防经济尚不能独立满足武装力量和其他部队、军事化部队对各种武器装备的需求。因此决定吸引本国企业广泛参与与外国企业首先是俄罗斯企业的合作。
为了在国防保障领域实施统一的政策,发展和加强对外军事技术合作,2003年12月白俄罗斯总统倡议组建了国家军事工业委员会。在过去的时间里,赋予该委员会的任务总起来说完成得比较顺利。
国家军事工业委员会的企业拥有很大的科研和生产潜力。大部分企业既从事科研,也从事生产活动。主导企业是“玛瑙”国家科研生产联合体、“明斯克轮式牵引车辆厂”国营单一制生产企业、“方位”无限股份公司等。白俄罗斯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科学密集型技术。国内在科学院、教育部和国防部保留了有权威的学派。所有这些有利于为本国强力部门和俄罗斯联邦、独联体其他国家、远方国家研制、生产、改进和修理某些类型的军品
从武装力量对新型武器装备的需求以及国防经济组织的能力和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现状出发,国家军事工业委员会确定国防企业的主要活动方向是:
·完成为武装力量、其他部队和军事化部队研制产品的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
·对防空导弹系统、雷达、火箭齐射系统、自动化指挥设备、无线电电子战装备、通信设备、飞机、直升机、装甲坦克武器与技术装备、练习器及其部件等进行中修、大修、改进和修整;
·开发大修和恢复耗尽寿命的武器装备的技术;
·对已修复的技术装备进行维护;
·为武器装备制造和供应配件和用于修理与使用的备件;
·开发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保存方法;
·开发和推广各种用途的软件和程序综合系统;
·研制并组织某些武器装备的批量生产。
在分析已有和所预测的科学技术储备、白俄罗斯国防经济组织现状与2010年前发展预测以及2010-2020年对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拨款的基础上,正在几个方向上开发新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
·陆基和空基无线电电子侦察与无线电电子战装备;
·机动防空导弹系统和战役-战术、战术导弹系统;
·机器人武器;
·信息、地形测量、导航保障与通信装备;
·军队与武器装备自动化指挥系统;
·通用汽车技术装备和军用机动工具。
在MILEX 2009第五届国际武器装备展览会上展示的新产品中,“显示器设计局”单一制企业在ПКТ、НСВТ机枪和АГ-17М榴弹发射器的基础上研制的“阿杜诺克”模块化遥控观察-火力综合系统系列十分引人注目。“方位”无限股份公司和白俄罗斯光学机械联合体展示了各种光学和光电设备。单一制企业“明斯克轮式牵引车辆厂”展示了安装各种武器的轮式牵引车和底盘(例如МЗКТ-6922)。
此外,必须指出,在MILEX 2009框架内还举办了第四届国际军事技术、国防与安全及两用技术问题学术会议。白俄罗斯各部和部门、从事先进技术开发的国内、外组织、企业与公司的领导人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总起来说,白俄罗斯现有的科学技术储备和近年来国防工业企业积累的经验足以使其有能力为本国、俄罗斯和国外用户改进现有武器装备和研制新型号。
作者:彼得·罗戈热夫斯基 编译:知远/舒克 (中国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