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2011年坚守至今,只想做存粹的技术论坛。  由于网站在外面,点击附件后要很长世间才弹出下载,请耐心等待,勿重复点击不要用Edge和IE浏览器下载,否则提示不安全下载不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0

[business week]中国人才流失形势在逆转 - 讨论/灌水 - 电子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29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577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明星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特殊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3-3-30 00: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BusinessWeek 中文网
在清华大学新成立的生命科学与 医学研究院里,实验室设备还在安装中,但走廊已贴满海报,宣扬着已先 期获得的成就:从斯坦福、哈佛等海 外顶级院所聘回的中国学者。院长施 一公是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细胞死亡研究学先驱,他声称,学院的使命是要建造世界级的研究中心以“了解生物学的根本秘密”。

施先生是中国在这次吸引顶尖人 才回国活动中最大的收获之一。2008一年,中国政府推出了千名人才计划,为高级科学家提供百万人民币津贴以及丰厚的薪水和慷慨的实验室资金。
该计划的目标在于解决富有经验的研究型学者急缺这个问题,这是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这些富有成果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数学家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并创建关键性的研究项目,而这些人却一直对收人低以及充斥着腐败、任人唯亲和标准松懈的中国大学系统退避三舍。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在研究方面投人增加,中国大学的吸引力已是今非昔比。前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系统科学教授、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说,10年前,在美国的中国顶尖科学家中,百人中仅有一人会考虑回国,如今一半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饶毅说:“现在,我们有机会聘用到哈佛的学术新星。”

高收入的确有所帮助,但回国人员称主要的吸引力还在于有机会建立一个全新的科学项目。美国的实验室在为经费而犯难,而中国正在发展。施先生说他在中国的收 人低于在普林斯顿的收人。在美国,他管理着一家结构生物实验室并创立了一家药物探索公司。但在清华,他与1500名学生一起创设了一项生命科学项目。至今,施先生已雇用了22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来建立实验室,并向另外的巧人提出了邀请。

收入悬殊

有时候,用于回国人员的大笔花费也在现有教员中造成了紧张气氛。魏嘉是一位使用现代科学研究传统中药的专家,他称自己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全年收人总额约为1万美元。魏先生说:“高收人都留给了仍然留在美国的人员,这真是令人气愤。”2008年,魏先生离开了上海,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管理一家新的研究中心,在那里他的全部收人高达6位数。

尽管国内为海外归来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不菲的待遇,但仍有很多人并未动心。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电子工程教授吉米·朱位于武汉的母校曾以14万美金的年薪、津贴加住宅以及超过100万美金的实验室启动资金吸引他回国工作,但朱先生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卡内基一梅隆大学,部分原因是他并不认为“中国的科学环境已达到足够促进真正创新的程度”。同时,中国的一些官员倾向于依靠个人关系给予津贴而不是科学价值。

回国人员正试图改变这一现状。以清华为例,它正在为顶级科学家提供更长期的津贴,允许他们具有广泛的行动自由来引领真正的创新研究。施先生说,新课程将集中在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式学习上。如果这种变化可以扎根,那么中国就将获得把理论研究转变为高科技产品的诀窍。他预测说:“一旦拥有了合适的人才,变化将随之而来。”

作者:皮特·恩加迪奥 (Pete Engardi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告:服务器刚移机,
大家请不要下载东西。
会下载失败


Copyright ©2011-2024 NTpcb.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NTpcb)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NTpcb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 闽ICP备2024076463号-1 ) 论坛技术支持QQ群171867948 ,论坛问题,充值问题请联系QQ1308068381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