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迈克尔·斯宾塞 经济纵横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有约18个月。而12个月前,由于资产价格的稳定及升值,危机引起的恐慌已开始消退。尽管发达国家的复苏仍然脆弱,但发展中国家似乎已经熬过风头了。中国和印度的增长正回复至危机前的水平。在急剧下降后,巴西的增长率也在回升。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也开始回弹。
这一引人注目回弹的原因众多,也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危机爆发时,外资从发展中国家撤出,以支撑发达国家满目疮痍的资产负债表。这导致信贷极度紧缩。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央行与状态相对良好的国内银行联手做出快速反应,避免了严重的信贷冻结。
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危机爆发前10年所累积的外汇储备,来部分抵消资本外流的冲击。在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被强化。所以,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破坏的、估值过高的证券化资产和复杂的衍生证券,并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资产负债表造成多大的影响。
一些领域的杠杆较低。金融机构——更重要的是家庭——持有的债务比拥有的资产和收入少。在发达经济体中,信贷配给和由于家庭资产净值减少所引起的消费下降,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在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因素的冲击都较小。
当然,资产价值的急剧缩水,造成了持续数月的影响。但是,由于杠杆较低,资本净值所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国内消费也没那么疲软。总而言之,金融危机源于资产负债表的突然衰退,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基本上就是比较小的。
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都大幅下滑——比收入和产量的下滑幅度要大得多。2009年下半年,贸易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回弹,虽然这部分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极低的基数。但由于资本外流,导致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这使得金融危机的即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被缓和了。
中国是个例外
中国却是个例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平稳,使得人民币在初期对几乎所有货币的汇率都升值。然而,过去9个月,受投资机会和高回报的驱动,国际资本的流动逐渐恢复常态,所以这样的情况也逆转了。中国很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危机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当然,发展中国家在推出财政刺激方案以应对外需下降的能力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能在没有影响公共财政的前提下,至少推出一些应对危机的反周期措施。
新兴经济体的韧力、快速有效的对策以及迅速复苏的能力,对全球经济来说是鼓舞人心的迹象,但发达经济体的不稳定,以及相对管理松弛的金融体系,仍然让人们感到忧虑。重新管制,以及国际各方协调应对措施的努力,最终可能降低不稳定因素,但只有在这些行动完成并通过考验后,信心才能真正的恢复。目前,各国应采取较为保守和防御的姿态。
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能继续保持国内金融机构的主要拥有权。在新的法律和管理框架正在形成和接受市场考验的时候,证券化(还有影子银行)将维持简单并以谨慎的步伐发展。那些难以估值的复合证券,将一概受到严厉的限制。
此外,由于对国外资本的依赖会导致明显的弱点,发展中国家将用国内储蓄来资助投资,并以此来限制经常账户的赤字额。同时,因为没有战略理由维持大量的盈余,而储蓄又多过投资,保持经常账户的合理平衡似乎是最好的做法。无论如何,限制各国金融相互依赖是审慎的战略,也是可能出现的结果。
然而,充分利用全球经济的知识和需求,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支柱。这一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发达经济体很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增长缓慢,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经济策略,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尽管如此,采取其他策略的结果会更糟糕。
的确,在全球增长放缓的环境下,人们对保护主义抬头的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在消除保护主义措施的问题上扮演更大的角色,并重新建立向前发展的动力。这对贫穷的小型发展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她们的内需和投资是无法取代全球需求的。
同时,这次经济危机还给我们上了一堂有用的课:重新把重心放在开发国内市场,带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多样化的潜能。当然,较大和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更具备这样的潜能。那些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反周期战略思想、及在管理、教育、基建有着平稳进步的发展中国家,将会走向繁荣。
发达国家的增长虽然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抑制,但所出现的补偿因素,却是这次危机的最重要教训。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贸易,随着她们的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增长,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快速地恢复增长。的确,中国的发展不但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脱轨,反而进入转型为中等收入国家的阶段。在转型期间,中国的经济结构会发生改变,慢慢脱离原先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为其他国家在这些领域留下巨大的空间。
作者Michael Spence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英文原题:The Road to Post-Crisis Growt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