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hdy 于 2025-4-26 10:04 编辑
金铝键合的柯肯达尔效应
柯肯达尔效应最早来源于冶金学,是指两种扩散速率不同的金属在扩散过程中会形成缺陷。
封装键合中,不同金属间会形成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由于不同金属的化学势、晶格常数和热膨胀系数不同,在键合点内产生很大应力,粘附力下降,造成半断线状态,接触电阻增加,最后导致开路失效。以Au-Al界面为例,长期使用或经过高温存储将产生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如Au5Al2、Au2Al、Au4Al、AuAl、AuAl2等,不同的金属化合物扩散速度不同,在界面处会出现环形空洞。Au-Al键合处高阻或开路失效后,在电测试中可能会恢复正常,表现出时通时断现象。
除了键合,焊接过程中也会出现柯肯达尔效应,具体表现为,Cu、Sn在Cu3Sn相中的扩散不平衡,导致Kirkendall空洞的形成。Kirkendall空洞与Cu3Sn层的关联性很强,随着Cu3Sn 层的形成而出现,随着Cu3Sn层的减薄而减少或消失,较少出现在Cu6Sn5层中。Cu基板的结构、缺陷和杂质对Kirkendall空洞的影响较明显。Ni可以抑制Cu3Sn的生长,在焊盘上镀Ni可以抑制Cu3Sn的生长,是焊接中控制柯肯达尔效应的一个解决方向。
射频/微波组件金铝键合的需求
在射频微波电路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金铝键合,主要原因是电源及控制类芯片主要是硅芯片,硅芯片表面是铝焊盘,而射频类芯片主要是砷化镓、氮化镓,主要是金焊盘,为了提高集成度,往往需要使用金铝键合。
金铝键合的可靠性评价
金铝间的原子扩散在高温下出现柯肯达尔效应的概率大大增加,在低于150℃时扩散比较慢,机率较小。因此可以利用高温进行可靠性评价。根据《QJA20085—2012宇航用混合集成通用规范》3.6.2i的规定:“如果必须在芯片用到不同金属材料的键合工艺,必须通过专门的工艺鉴定,工艺鉴定试验应至少包括高温贮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查和引线键合强度。高温贮存试验样品应为密封合格样品,试验条件为300℃、24h;SEM 检查主要观察开帽后键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