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hdy 于 2025-5-13 21:39 编辑
SSCC2025上,博通展现了Tomahawk5这颗2023年发布在中国被“卖爆”的交换芯片(24年应该超过了50K)。
Tomahawk5具备了51.2 Tbps 交换带宽,采用 5nm 制程,支持4 米的DAC(无源铜缆),支持LPO(线性驱动)光膜快,支持CPO(共封装光学互联);支持加速AI场景下的GLB、AR认知路由、先进遥测和拥塞控制;产品端口形态可支持 128 x 400GbE、256 x 200GbE、512 x 100GbE。
Tomahawk5 采用球栅阵列(BGA)封装,尺寸为 87.5x77.5mm,无盖设计,制程工艺采用台积电 5nm ,芯片面积 750 平方毫米,集成了 600 亿个晶体管,核心时钟频率 1.325GHz,采用112G SerDes,支持风冷散热;
Tomahawk5 具备160M的共享缓存区,芯片内部的数据包转发流程如下: SerDes/PCS/MAC 处理:执行前向纠错(FEC)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功能,支持快速码字错误检测。 IDB 缓冲处理:IDB 超额订阅缓冲区可吸收小于 295 字节的数据包突发。 数据包处理器(PP)处理:进行数据包解析、二层 / 三层 / 隧道处理、ACL 过滤、自适应负载均衡,并确定输出端口和队列。 内存管理单元(MMU)处理:执行准入控制,将数据包排入数据包缓冲区,进行输入复制多播(MC)。 数据包缓冲区存储:将数据包存储为固定大小的信元,并在内存库中均匀分布信元。 MMU 调度处理:调度端口和队列,出队数据包的所有信元,并进行显式拥塞通知(ECN)标记。 PP 编辑处理:进行数据包编辑、执行 ACL 规则,将数据包发送到出口数据缓冲器(EDB),或重定向回入口 PP。 EDB 缓冲发送:EDB 按端口或入口 PP 缓冲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到 PCS/MAC。 MAC/PCS 发送处理: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RC)、前向纠错(FEC)、时间戳,并发送数据包。
芯片设计:端口物理层(包含 Serdes/PCS/MAC)、入口 / 出口核心(包含数据路径、数据包处理器、MMU 控制)、数据包缓冲区的布局设计,减少了物理设计与布线(P&R)模块数量,优化了面积、功耗和设计工作量;数据包缓冲区位于芯片中央,缩短了传输距离。
共享内存流量管理器:数据信元直接写入内存缓冲区,控制路径处理信元指针;抖动缓冲区允许从多个内存库进行高带宽信元读取;与输入缓冲交换机相比,由于控制结构成本较低,面积更小。
流水线数据包处理器:采用流水线数据包处理方式,实现按序处理并减少布线;两个流水线之间共享数据库,提高内存使用效率;解耦数据速率和数据包速率,降低面积和功耗。
优化后的高密度 SerDes:采用 Peregrine(102.5G ADC/DAC + DSP 的 SerDes);东西向(E/W)布局优化,增加核心数量;南北向(N/S)布局实现堆叠。
Tomahawk5 的功耗为450W(应该是典型应用场景下的功耗,非最大功耗)功耗降低归因于架构优化和功耗降低技术,制程工艺贡献 15 - 20%。
基于Tomahawk5的盒式交换机(如:64x800G OSFP ),支持2U高度下的风冷设计,从空闲到最大流量负载,电压降为 39.9mV。
支持CPO封装,采用 8 个基于 6.4T 系统级封装(SiP)的光学模块,搭配外部可插拔激光模块。也支持LPO光模块,可大幅降低整机功耗、数据转发时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