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天上午,紫光、惠普和华三联合发布会,正式向外界通气,宣布紫光收购华三及惠普企业级服务器和存储业务,尘埃落定。
可惜的是,现场只安排了几个事先排定的采访机会,和无关痛痒的预备问题。本该尘埃落定的一次发布,寥寥收场。满肚子的疑问,只能继续放大,发酵,总之不会轻易蒸发。
全网的评价集中在两点:1、惠普企业级硬件靠紫光洗白。2、华三整合了自己的网络和惠普的基础设施挑战华为和联想。
这两点认知,并无不妥。但中间却有几处自相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值得深思。
与惠普分拆的自相矛盾
很多媒体都忽略了一个巨大的现实:惠普将在2015财年底前完成企业的分拆。
其中一家名为“惠普企业”(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由惠普领先的企业技术基础架构业务、软件业务和服务业务组成。另一家被称为“惠普公司”(HP Inc),由惠普领先的个人系统业务和打印业务组成。
以此来对比一下,今天的消息吧。来自于今天的某个内部人士,他说:惠普与紫光达成的协议中,新华三拥有未来的主导权。惠普将在2015年财年结束后,完全将国内的服务器和存储交给新华三。
而惠普公司发布的公告称:在剥离出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产品之后,中国惠普仍将继续100%拥有其在华的企业服务、软件、HPHelion云、Aruba网络产品和打印与个人系统业务。
提醒一下,两个时间节点都在2015年财年结束时。这意味着,2015财年结束时,惠普企业公司,全球架构将包含:除打印与个人系统业务之外的企业服务软件、HPHelion云、Aruba网络产品以及服务器和存储业务。但是,“中国惠普企业公司”,却将服务器和存储业务完全交给了新华三。
也就是说,下一个财年的中国惠普企业公司,实际上与惠普企业全球公司,严格意义上讲是两个不同的公司。我们知道,企业级很难根据产品线进行市场划分,解决方案本身就包含软件、硬件以及服务。
那么缺失了硬件的“中国惠普企业公司”,未来将何去何从呢?惠普企业公司的全球市场策略,在中国势必只能依照中国公司的特殊情况单独来定义。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控制权的再度失去。
挑战联想浪潮华为言之尚早
最简单直白的评论,多数都是这样的:清华紫光成为新华三的控股股东,被贴上中国企业标签的新华三将帮助惠普顺利通过中国政府有关“自主可控和保障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政策屏障,使其更多地销售其企业级产品,如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等,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合作,而非竞争中与国内的企业级设备提供商相遇。
并有媒体直接判断,“这宗交易的完成,是惠普籍由一出成功的资本运作,重新改写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也是这家老牌跨国科技企业再一次对中国市场做出的某种程度的让步。惠普中国新版图因而尘埃落定。”
我只能说,及其不负责任。自主可控,必然是国家发展的基本策略。但却不仅仅局限于“贴上标签”。换汤不换药的解读,太过陈旧。如果仅仅贴上标签,就让新华三获得了挑战联想、浪潮和华为的能力。那我只能说,太过低估了这项政策,低估了中国的科技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回到交易本身。从惠普的角度讲:
第一、交易本身是合理范围,并非看见明显的盈亏失衡。毕竟官方数据23亿美金是相对符合价值的报价。相比去年风传过的中电报价的20亿美金,这个价格在合理区间,惠普和紫光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惠普出让了新华三和企业级硬件业务的51%的股权,另外财年结束后将全部由新华三主导,这等于失去了控制权。这与20年前的“中国惠普”有截然不同。董事长人选,今天并没有曝光,不出意外,应由紫光任命。但从今天出席现场的人员情况来看,曹向英出任新华三的CEO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也就是第一段所讲,惠普面临分拆,在失去了惠普公司的打印以及个人业务的造血功能后,又失去了服务器和存储这些与客户产生最直接交流的产品线,剩下的云和服务在中国市场到底用什么去向用户敲门,是很大的疑问。
由此三点可以说,惠普绝非是这场交易的赢家。从紫光的角度讲,无论是华三和惠普企业硬件业务,都是优良资产,况且23亿的价值并不算贵,应该是非常划得来的买卖。新华三,面临的问题,很简单。人,要收心。产品线,要融合。还有:今后也是国企了,玩法变了,怎么玩,肯定还需要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