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乐视干完架之后,会死掉几家智能电视,这里面没有小米也没有乐视。 |
|
在中国,智能电视否能存活,并且要活得很好,基本上需要四个条件: |
|
首先,是否具有海量内容。 |
|
说到底,电视机这种物理形态只是视觉内容的载体,以前是指央视和各种卫视, 而后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视内容除了以前既有的传统电视台内容,在技术上还整合了海量网络视频、各种生活信息类APP以及各种娱乐休闲APP。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注的点是,我能想看啥就看啥么?退一步来说,至少是别人的电视能看到的在自己的电视上都能看到。这也就是为何智能电视厂商都在用各种方法来获得、呈现、吹嘘自己的“海量视频内容”。 |
|
然后是价格是否便宜。 |
|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个什么鬼,这不重要,反正互联网大佬们给老百姓带来的印象是:免费!便宜!所以每家都在讲自己的产品到底多便宜,也在讲别人没我便宜,要不就是讲别人看着便宜其实不便宜,或者讲你的模式不对我的模式对·······诸如此类的。 不管怎么讲,互联网大佬们都希望让用户觉得,买了就是占了便宜,目的是想刺激用户出手购买,并且长期使用。 |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合法合规。 |
|
如果被国家管理部门认定不合法和不合规的智能电视以及类型形态的产品很难在市场上公开存活。这也就是为何互联网电视企业都在阳光的重金下投入内容资源:一是合法获得正版内容资源,二是抵消负面影响。 |
|
最后一点,快速提升当前市场占有率。 |
|
至少市场占有率或销量是可以佐证一个智能电视品牌的用户认可度的。甚至可以说,市场占有率和销量才是直接激发一家企业和同业做市场竞争的引爆点。到什么程度才能引爆?答案是四个字:不相上下。 |
|
如下是一张关于“一个月内各大智能电视厂商的出货量(仅限于淘宝)”的数据图。从表格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为何小米和乐视的撕逼是那么的投入,原因之一似乎就在于:他们的“市场销量”是那么的“不相上下”。 |
用户就在那里,可增可减,但市场的老大只有一个,是不是真的老大或许不是真的重要,被老百姓认为是市场老大才重要。 |
|
于是,小米和乐视相互说对方内容没有自己多,对方的价格没有自己厚道,对方疑似有不合规现象,啪啦啪啦。为什么这么做呢?在同一品类,同一水平的产品市场里,将和自己在同一水平的竞争对手PK掉就可以获得对手那一份的“市场份额”。特别是老大和老二经过pk,如果有一家把另外一家pk掉的话,将会取得更大的市场优势,比如“一下子变成市场老二的二倍份额”。 |
|
但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我们常说老大和老二的pk往往悲惨了老三。在智能电视这个领域,结果或许会更为惨烈。因为小米和乐视都是降维攻击的高手,他们都拥有远多于除这两家之外智能电视企业的海量视频;他们都把智能电视卖得足够便宜甚至免费;他们都有相当多的法律上合法合规的支撑;他们也似乎是智能电视品类里面的市场老大老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有钱!有很多的钱!很多的来自于资本市场的钱!这些钱,可以烧!可以为了市场份额疯狂的烧! |
|
所以小米和乐视的撕逼大战并不只是撕逼,而是决战,同时因为这两个家伙自己的实力足够强悍,这或许才是他们的本意:打垮对手的想法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冲击掉其他所有竞争对手。 |
|
撕逼到最后,围观的人发现这两家伙说的都对啊。 |
|
结果无非是99分和100分哪个更优秀,无非是他们在争一些类似泰拳和咏春谁更厉害的牛角尖问题,无非是这两个家伙想让大家觉得自己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完美公司、完美商业模式以及完美的产品。 |
|
那么,这对我们消费者有啥影响?结果是,我们都记住了中国的智能电视就只有2个:小米和乐视,乐视和小米。 |
|
而其他的呢?嗯?瞬间短路,不知道还有谁。即使知道了还有谁,在记忆中比较一下,还是觉得小米和乐视的产品内容更多一些,性价比更高一些,知名度也更高一些。其他家呢?或许真的想不起来有什么特点了。沉迷于《纸牌屋》的人或许会暗暗地想,这也许是老雷和老贾一起演的二人转,两人手牵手,一起旋转,形成龙卷风,刮走的是别人。说到这,回到文章的题目,还需要回答吗? |
|
当前正处在消费心理转型期,用户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即便赢了撕逼又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