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媒体称清华紫光已签署协议,以22亿欧元(约合174亿元人民币)收购法国芯片元件制造商Linxens,实现近两年来的首次海外并购。紫光股份午后一度触及涨停,目前涨幅回落至6.2%。
路透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清华紫光已在一个月前签署协议,以22亿欧元收购法国芯片元件制造商Linxens,但尚未公开宣布。
据悉,清华紫光已经与四家银行达成协议,获得15亿欧元过桥贷款,用于支持此次交易活动。其中一家贷款银行瑞士瑞信银行还曾给Linxens提供过咨询。
紫光股份午后一度触及涨停,其后股价回落,目前涨幅6.2%。
消息人士:欧洲不会反对的
消息人士透露,紫光集团从私募股权投资集团CVC手中收购Linxens仍有待监管部门批准,需要得到法国和德国监管机构及该公司工会的同意。路透社认为,此次收购将成为欧洲监管机构对中国在该地区投资立场的关键测试。
消息人士称,预计各相关机构不会反对这宗交易。由于信息是保密的,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清华紫光和Linxens均未对此发表评论。这是清华紫光两年来首次对外投资。
Linxens凭什么卖得这么贵?
Linxens成立于1979年,公司总部靠近巴黎。当时三位极富才华和创造性的工程师接受挑战,要设计出一款超薄的柔性连接器,使首个商业智能卡能够与电子阅读器进行连接和通信。2000年,十几位心怀创新理念的有志之士创立了Smartrac SIT,并使其迅速成为RFID产品和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基准。
2017年4月,Linxens与SmartracSIT合二为一,成为安全连接解决方案的主要市场参与者,现在的产品组合包括 RFID 天线和嵌体以及微型连接器。
据Linxens官网披露,该企业是安全和身份验证市场基于组件的解决方案的世界级供应商,产品涉及RFID、生物识别技术、安全身份识别、dLoc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物联网、通信、交通、医疗等领域。其中,dLoc是一个管理和验证重要文档的系统,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近场通信(NFC)技术,任何文档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数字存储、共享和实时验证。
该公司声称,全球有80%的人都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Linxens并未上市,也尚未在美国发展业务,这也是紫光有信心收购它的原因之一。其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共有8个生产基地共计3500名员工,此外还有4个研发中心,在中国、新加坡和泰国均设有办事处,年营业额达到5.35亿欧元,
清华紫光收购Linxens后,其安全芯片的业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且获得RFID这个在物联网中非常关键的器件,可以在物联网芯片领域能够再添竞争筹码。这也符合2015年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任志军所说的紫光集团的芯片业务未来将会从现有的手机芯片进一步至物联网芯片、服务器芯片,甚至操作系统领域。
紫光集团在半导体业的布局以长江存储、紫光展锐、紫光国芯为主力,涉及闪存、手机芯片、无线芯片、安全芯片、FPGA等,还将持续在AI和 5G芯片等领域持续深耕。
紫光坎坷的海外收购之路
这或许会成为紫光近年来,第一起成功的海外收购。清华紫光曾在2015年向美国美光科技发起2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该起收购当时被普遍认为会受到监管方面的强大压力,美光科技最后拒绝了这一要约。同年9月,清华紫光达成协议,计划收购全球第二大硬盘生产商,美国西部数据15%的股权,但最终也未能实现。
在2016年和2017年间,台湾三家芯片制造商力成科技、南茂科技和矽品科技原计划出售总计26亿美元的股份给清华紫光,但是由于未能获得政府机构审批,后来这个计划搁浅。
此后清华紫光据称还对韩国海力士和台湾台积电均有并购或入股意象,但无一成行。
2018年7月3日,因美光科技部分自有产品有侵权之嫌,福州市中级法院裁定,部分产品在华暂时禁售。
据路透社、观察者网等报道,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总量从2010年的60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550亿美元;2014年至2015年,年投资额从180亿美元增至230亿美元。新加坡《海峡时报》曾指出,2017年,中国在对欧洲直接投资增长了44%,今年以来更是大幅增长,目前中资已经斥资455亿美元收购欧洲资产,规模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而对美的收购规模则下降了75%至19亿美元。
美国行不通,走欧洲
文章称,欧洲对中国投资者吸引力日益增长有诸多原因。
2008年债务危机后,中国政府开始购买欧洲债券并投资基础设施企业(譬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
同时,在欧元贬值的推动下,欧洲正在去工业化(譬如意大利、葡萄牙甚至法国和英国),这为中企在汽车、能源、交通等领域提供了机会。
至于双方的关系,也不像中美竞争那样激烈。
不过,中企对欧投资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欧盟希望双边投资条约(如果在今年或明年签署)可以改善局面。但中国增长模式的改变会导致资本持续外流,那可能会造成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净债权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