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6 天前 |
---|
签到天数: 103 天 [LV.6]常住居民II
三级逆天
- 积分
- 81497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9年度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CES将从1月8日至11日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但去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战火也烧到了CES。今年中国大陆参展厂商共1211家,数目虽然非常客观,但和去年1551家相比还是锐减了约21%……
2019年度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即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将从1月8日至11日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本次展会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4500家展商的参与。
结合前两年的情况来看,2019年整个行业(也可以说整个世界)可能已经处在转型期末,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有望初步开花结果,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机器人、无人机等各种黑科技依然是CES的重头戏。
但去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战火也烧到了CES。
担心成为美国下一波目标
据南华早报报道,主办CES的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CT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大陆参展厂商共1211家,数目虽然非常客观,但和去年1551家相比还是锐减了约21%。其中中兴通讯自 2011 参展后首度缺席,华为则没有任何高层主管在大会中演讲。
根据投资顾问公司Capstone Advisory Group数据显示,美国人2017年的消费支出达12.5兆美元,足足是中国人民消费总额的3倍之多。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一直都是中国企业扩张版图的目标,更不会放弃在年度CES消费性电子展中亮相的机会,事实上这个展览过去更因为中国厂商太多,而有了“中国消费性电子展”(Chinese Electronics Show)的昵称。
但这次很多企业主私底下表示,怕参展太高调,让公司产品成为下一波美国课税目标,也有人担心入境美国后被拘押,成为下一个华为,干脆不参加了。
中国市场研究顾问公司(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创办人雷小山(Shaun Rein)指出,参加CES展可是很贵的,现在美国极力压制中国科技业,逼得中国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美国投资策略。
大企业仍会低调参展
中美贸易战自 2018 年 3 月由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将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涉及商品总计达 600 亿美元,理由是“中国没有保护好美国企业知识产权”。中国也不甘示弱,向 128 种美国进口商品征税。虽然在去年12 月,两国在 G20 峰会达成共识,同意停战90 日以复谈磋商,虽然如此,贸易战从经济打到科技,也连带影响到中国厂商参展 CES 的意愿。
中国两家通讯营运商都在去年中箭落马,受到美方的封杀与制裁,4 月中兴遭美国封杀,特朗普宣布 7 年内禁止美国企业销售零件给中兴,损失至少有 200 亿人民币。而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 2018 年曾担任 Keynote 讲者,并于演讲最后即兴演出批评 AT&T 取消出售华为的手机计划,被中国媒体称赞为“CES 最好的演讲”,想不到去年底华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并即将引渡到美国受审。虽然华为今年没有任何 Keynote 演讲,却仍有租赁大型摊位展示产品。
根据 CTA参展商注册资料,虽然中国厂商在总参展数锐减,但仍在所有参展国家中仍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许多中国大厂也降低参展规模,百度去年为其新上市的自驾车平台举办盛大的发表会,今年只专注在摊位展示上。而阿里巴巴则舍弃去年户外大型展示帐篷空间,转而以会议形式展示语音助理与其合作伙伴。而小米则完全跳过今年的活动,没有出现在参展名单中。
组织者希望分歧早日解决
然而对于这个已超过 50 年的全球最大消费性电子展而言,许多中国厂商仍欲藉此机会打入世界市场,特别是中国的新创企业。由腾讯和富士康投资的中国新兴智能汽车生产商 Byton,推出 M-Byte SUV 车款,成功将去年仍然处在盖念性的想法化为现实,并让许多不看好的评论家跌破眼镜。另AI公司科大讯飞(iFlytek)表示,今年是第二次参加CES,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产品,展台面积也比去年大一倍,同时还组织了专场活动,将展示在语音识别和实时翻译服务上的最新进展。
CES展的组织者、美国消费技术协会副总裁史蒂夫·科尼格(Steve Koenig)并不认为中国参与CES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大公司的热情反倒有所提升。来自中国的中小企业参展数量比去年少,原因可能是担心贸易战中的不确定性。科尼格说,美中两国的分歧应该有一个解决方案,这样对全球贸易有益。
根据CES官方统计,本次参展的AI企业达486家,云计算服务204家,机器人企业344家,智能家居1082家,汽车科技673家,VR&AR企业392家,可穿戴产品626家,无线设备1051家,还有无人机、通信、软件等领域的厂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