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昨日,吉利和戴姆勒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一起推动smart品牌的电动化转型。
smart并不是智能的意思,它曾经是德国奔驰与瑞士手边Swatch合作的产物。名称中的S代表了Swatch,M象征梅赛德斯-奔驰,art意为艺术,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了精致、艺术的理念。 可是smart从1998年推出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有分析师认为它的亏损累积额接近10亿欧元。 由于其高端的定位,它的售价比同级别车要高很多,超紧致的车型让它不适合当做家庭用车,而中国40%关税也一直让samrt不温不火。
此时吉利敢于收购smart,一方面是基于自己对于电动车的布局。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电动车领域,A00级别的超小电动车占据了令人不可思议的49%的市场,电动版的smart有不错的潜力。 另外,smart也是吉利继续提升品牌价值,并验证其自身研发实力的一次好机会。
smart是吉利成立23年以来进行的第10次大规模收购,也正是这些收购,让这家从山寨和仿造的汽车公司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民营自主品牌。 吉利一路走来,亲历了中国造车业的种种无奈和辛酸,在颠覆了国企控制的汽车市场后,它更是代表了中国汽车制造的新希望。 从“黑户”到抄袭者1982年,19岁的李书福拿着家里的100多元,在家乡开了一家照相馆,后来开始做机械废弃回收,此后又转行到电冰箱的配件生产。 到了1986年,李书福通过自己的行业经验,成立了自己的冰箱厂:北极花公司。当时只有国营企业有家电的生产资格,由于李书福做的是相关配件,于是找到了一个另辟蹊径的挣钱方法。
北极花冰箱厂当时电冰箱、电视、洗衣机被称为是“三大件”,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拥有它们时,北极花也积累了数千万的利润。 1989年,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北极花开始涉及冰箱整机的制造,但政策进一步收紧,北极花的生产线被荒废。 无奈之下李书福把厂子免费送给当地政府,在深圳做起了装修建材的生意,生产铝镁曲板。1991年,海南炒房热兴起,在短短2年内,均价从1500元每平涨到了7500元,李书福也入了炒房团,直到93年国务院出台干预,让房价瞬间跌到了200-300元一平的水平。 这让李书福亏了几千万的投资,他继续回到自己的建材厂,并开始有了造车的念头。
当时汽车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8家获批企业大多是国字号开头,一汽、二汽、上汽...其中的夏利和云雀还是军工的背景。 再一次,李书福遇到了政治的门槛,但这依然没能浇灭他的热情。1993年,从房地产惨败的他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摩托车厂,仿照了台湾的牌子,价格比市面主流车型要便宜一半以上。
3年后,李书福开始手痒痒,在家乡成立了吉利集团,买来了国内外各种牌子的车进行拆解,研究它们的构造,试图进行逆向工程。 1997年,他申请造4轮车的申请被驳回,他便以造摩托车的名义,拿下了800亩地,投入了几乎全部的资金。 不久,“吉利一号”偷偷被造了出来,它的外形仿照了奔驰,底盘参考了红旗,发动机直接用了红旗的原装。
为了获得生产资质,李书福投资2400万元,买下了一个已经停工的监狱汽车厂,在1997年改造完成,终于为量产做好了准备。 1年后,吉利的第一款量产车下线,使用了丰田的发动机,菲亚特的变速箱,夏利的底盘,保留了奔驰的前脸,造型上仿照了夏利。 它基本就是一个拼装在一起的玩具,车开在路上有明显的噪音,车灯内会漏水,车马有很大缝隙,在土路上看一会车内就飘满了扬尘。可即便如此,车的下线也让所有员工记忆犹新,现任吉利副总裁王自亮回忆说: [blockquote]“当时大家都兴奋激动的不得了,感觉造出来的车能开真的是个奇迹。”[/blockquote]
豪情第一批车下线时,吉利搞了一个仪式,摆了100桌酒席,邀请了一些官员,结果除了浙江省一个副省长来了外,其他人都逃之夭夭。而官员避嫌的原因是觉得“吉利私自造车,有犯罪嫌疑,不想扯上关系。” 除了政治因素外,豪情车子的质量也实在堪忧,吉利把前三批次的产品全部报废,即便之后过了很多年,吉利汽车的质量始终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2001年,吉利的4款车登上了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标志着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面对着国外品牌和国企汽车厂的双重夹击,吉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成了中国车企的代名词。 国企“自主造车”是个伪命题,到头来还是民营企业找到了突破口在80年代,中国把汽车制造当成支柱型产业,几年后发现这条路行不通,因为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本太高;另外,汽车制造也是一个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百废待兴,并没有多少资本去建立生产线。 于是政府改变了态度,开始建立合资企业,提出了“用市场换技术”的口号。1985年,德国大众和上汽各出资50%,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
这后来成为了一个明文规定,外企没有独立在中国建厂的资格,非合资生产的车,如果想卖给中国消费者,就得上交150%的关税,这能让一辆奥迪中级车,在国内卖成豪华车。 于是在1995年前后,一汽丰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纷纷登场,至今有25家合资车企。 可在这个过程中,合资品牌的汽车并没有实现自主研发的突破,在公司内部,工程和技术部门通常是外方指派的,中国人主要负责财务、行政和营销业务。 于是,一汽等公司的自主车底子依然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自然没有多大市场。就拿2017年来说,一汽丰田和一汽大众销售了265万辆汽车,而一汽自主品牌的销量是22万辆。另一个例子是华晨,如果没有宝马,它从2004年到今天钱没赚,反倒总共亏损了80多亿元。 但由于50%的股权平分,中国车厂简直可以“躺着赚钱”,一切都是拿来主义,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下,效率极其低下,压根没有进步的动力。
曾经“用市场换技术”的梦想,到头来变成了拿市场换钱。中国汽车的技术积累的任务,最后落到了民营企业头上。 以吉利为代表的公司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更大的压力,缺钱缺技术只能靠自己。它们的车一开始质量极差,但通过低配置(很多连空调和电动窗都没有),压成本,把价格足够低,给预算不多的人提供了选择。 “让每个中国人都买得起车”就是吉利当年的口号。 彼时,国企自主品牌的价格偏高,而合资品牌不想放下身段和谁较劲,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不断压低价格,一度把轿车的价格拉到5万元以下,快速占领了中国庞大的低端车市场。
生产低端车已经容易,但生产质量够好的车,就需要更高的门槛,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装置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和迭代时间。美国近60年来,除了特斯拉这种例外,就没有一家像样的公司进入汽车市场。 “汽车就是两张沙发,加四个轮子。”当年李书福曾立下这样的豪言壮语。但到了技术沉淀,提升品牌实力的时候,李书福就感到吃力无比,他在2014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承认:“无论我们工作多么努力,和西方品牌间总会有差距。” 吉利的解决办法是吸引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并购。 吉利早前从韩国大宇挖来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工厂里到处贴满了中韩双语的标志。在盈利后,吉利的研发比例就不断扩大,如今研发支出约占营收的10%,而收入规模为吉利2倍的上汽,研发占比只有可怜的1.2%。 最烧钱,也是最管用的方法还是并购,吉利的并购从2006年开始。
2006年,吉利收购了伦敦黑色出租车母公司锰铜控股20%的股份,让吉利获得了整个外国供应链体系和生产管理上的经验。 2009年,吉利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公司DSI,让吉利直接获得了DSI工厂的设备、研究院和供货商。 沃尔沃是吉利最大的目标,它在欧洲和北美都有工厂,其安全技术世界闻名,但在前后两次交涉中,沃尔沃都拒绝了李书福的收购提议。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福特巨额亏损100亿美金,显示出售捷豹路虎来避免破产,后来又有了出售沃尔沃的想法。 李书福马上抓住机会,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团队去做并购谈判,福特认可了李书福的诚意,但整个谈判的过程一直持续到2010年,最终在政府的支持下(三家中资行为吉利提供了10亿美元的融资),吉利注资15亿美元,获得了沃尔沃100%的股权。 此后吉利又在2013年收购了伦敦黑色出租公司剩余股权,在2017年收购了宝腾汽车49.9%和莲花汽车51%的股份;2018年收购戴姆勒9.6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多次收购后,吉利从外企那里获得了技术、品牌、供应链、市场、企业文化方面的提升,与合资企业的“拿来主义”不同,吉利可以更好地消耗外来技术并为之所用。 比如基于沃尔沃的技术,吉利推出的新品牌领克就受到了媒体和用户的好评。
根据smart的新车生产协议,全新一代车型将由奔驰设计,吉利负责工程研发,并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投放全球市场。 戴姆勒将车辆工程研发的工作交给吉利,从侧面展现了对吉利核心技术的信任和认可。中国车企花了接近40年,终于获得了这种尊重。 目前,李书福麾下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领克、Polestar、伦敦电动汽车、smart等多个品牌,虽然不如德国、日本、美国的老牌汽车商那么纯粹,但通过并购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吉利成为了中国最值得尊敬的车企,也拿到了一张参与下次汽车革命的船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