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当地时间2月6日中午,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当选院士、外籍院士名单,院长约翰·L·安德森(John L Anderson)宣布,NAE选出87位新成员和18位国际成员,截至目前,NAE美国成员总数达到2309人,国际成员总数达到281人,其中中国籍20位。
在今年新增的院士名单中,共有7位华人。其中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邓中翰。
当地时间2月6日中午,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当选院士、外籍院士名单,院长约翰·L·安德森(John L Anderson)宣布,NAE选出87位新成员和18位国际成员,截至目前,NAE美国成员总数达到2309人,国际成员总数达到281人,其中中国籍20位。
增选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人总人数达到2309位,外籍院士数量达到281位。
美国国家工程院是美国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成立于1964年12月,也是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工程院之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荣誉。
据NAE网站介绍,美国工程院院士旨在授予那些“为工程研究、实践或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包括在适当情况下对工程文献作出重大贡献”以及“致力于新技术和新技术领域的开拓,在传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先驱人物。
按照惯例,新院士的增选过程长达一年,投票时间为12月份,最终投票时间为1月份。今年10月4日,2020年新增院士将在NAE年度会议上正式入职。
在今年新增的院士名单中,共有7位华人。其中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邓中翰。
作为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人、首席科学家,邓中翰被授予”外籍院士”的理由是:
为研制世界上第一台CMOS单芯片网络摄像机和中国监控视音频编码(SVAC)国家视频标准做出贡献。
邓中翰其人
邓中翰,1968 年生,南京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专家,同时也是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
邓中翰 1992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于 1997 年取得经济管理硕士、物理学硕士和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成为建校以来首位横跨理、工和商三学科的学者。毕业后曾就职于 IBM 等公司。
1999 年 10 月,邓中翰回国并联合国家信息产业部在中关村共同创建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其担任董事长。
2001年,中星微研发出了“星光一号”芯片,这是这是中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MOS 数码图像处理芯片;
2002年4月,“星光一号”的升级产品“星光二号”通过测试,这款产品也打向了国际市场,销售至欧、美、日等16个国家和地区,微软、索尼等都是其客户;
2003年,中星微芯片的全球市场份额曾达到60%,2004 年,邓中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劳动模范等。
2005 年 11 月中星微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 IT 企业。此外,邓中翰还担任了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总指挥,成功打造出了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星光中国芯,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2009 年(时年 41 岁)邓中翰当选为中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中星微的成功当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对于这一点邓中翰也从不否认,比如中星微获得了财政部历史上的第一笔1000万元风险资投资,并在其上市之后增值22倍退出。
当然伴随着中星微的进步,邓中翰的学术成就与 Title 也越来越丰富——
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青联副主席、人大代表、中国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邓中翰也被外界称为“中国芯片之父”,中国无“芯”历史的终结者。
本次邓中翰院士入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原因为:开发出了世界上首个 CMOS 单芯片网络摄像头以及中国监视视频和音频编码(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SVAC)视频标准。
中美怎么选院士?
美国的院士系统和中国有着很大不同,正如上文所说,美国工程院、科学院等最早都是由科学家们发起的组织,而中国科学院为正部级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科学网曾经就中美院士选拔的问题采访过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何毓琦。他介绍,美国院士选拔的候选人,候选人只能由院士提名,评选过程全部保密,理论上候选人不应该知道自己被提名。
而中国选拔院士过程中,候选名单、每一轮的选拔过程,都会在媒体等公开平台进行公示,院士选举有机构和公众的参与。
相同的是,当选院士是科学家或工程师所能获得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
何毓琦介绍,在中国,院士有官方副部级待遇,是公众人物,院士不退休。但在美国院士身份虽然是一种明确的个人荣誉,但机构一般不会公开声称自己拥有多少院士,个人通常也不会将院士头衔列在自己的名片或信笺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是稍有差别的。美国的院士为“Member”, 有投票权,而外籍院士为“Foreign Associate”, 没有投票权,而美国的院士选拔和投票都在内部完成,因此投票可以算是美国院士们的“日常工作”。
另外,如果外籍院士加入美国国籍,可以保留“外籍院士”的身份,但要想成为美国国籍的院士,需要重新参加选拔过程。
这点和中国略有不同。
虽然中国相关政策规定,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相关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中国的外籍院士和美国一样,不享有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权;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国国籍后,可直接转为院士或资深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迄今为止,美国国家工程院已有20名中国籍院士。2016年2月8日,江雷教授因在超疏水性和亲水性涂层方面的贡献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卢柯、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台湾地球科学家李罗权(Lee, Lou-Chuang)当选外籍院士。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作为中国芯片行业的领路人之一,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也只是邓中翰博士众多头衔中的一个,中国的半导体、芯片行业相比国际一流仍有差距,还需要更多邓中翰博士这样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