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新加坡在过去一年中公布了数十亿美元的半导体相关投资——但如果要与中国台湾和亚洲其他芯片制造巨头匹敌,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它在亚洲以著名的金融和技术中心而闻名,但在芯片制造方面,新加坡在该地区的同行中相形见绌。这个城市国家正试图巩固其电子行业,并设定了到 2030 年将其制造业增长 50% 的目标,其中半导体行业在这一努力中表现强劲。外国投资将在实现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美国半导体制造商 GlobalFoundries 于 6 月宣布,将在新加坡投资超过 40 亿美元,以扩大其晶圆计划,以解决全球微芯片短缺问题。
数据和分析公司 GlobalData 的分析师 Ajay Thalluri 指出:“随着公司列出为其在美国、德国、新加坡和印度的办事处和设施招聘的人才招聘专家职位,招聘可能会增加。”
GlobalFoundries宣布这一消息之前,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选择新加坡作为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的基地,并于 12 月宣布了 2700 万新加坡元(2020 万美元)的投资承诺。
新加坡有志于在半导体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中实现增长,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组装和测试,以及研发和区域分销等支持领域。
半导体研究机构 TrendForce 的一位发言人告诉《日经亚洲》:“新加坡肯定会受益于代工企业的更多投资,但......代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他们几乎占据了全球所有的市场份额。
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全球近 900 亿美元的代工收入中,中国台湾占 64%,其中韩国占 18%,中国大陆占 6%,其他国家和地区占 12%。
中国台湾的芯片制造巨头主导着这个行业。根据 TrendForce 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台积电占据了全球市场 55% 的份额,其同行联合微电子公司占据了 7%。
韩国三星仅次于台积电,占 17%。虽然新加坡准备从 GlobalFoundries 的数十亿美元投资中受益,这将为该国的制造业注入新的就业机会和繁荣,但根据 TrendForce 的第一季度数据,GlobalFoundries 仅占全球市场的 5%。
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国务部长 Alvin Tan 在 7 月的半导体行业参与者会议上表示,新加坡约占全球晶圆制造能力的 5%。
“公司在这里投资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人才、我们的全球连通性、经商便利以及发达的半导体研究和制造生态系统,”他在会议期间说,并指出该国还拥有全球 19% 的半导体市场设备——用来制造芯片的工具。
由于 COVID-19 大流行导致全球芯片短缺,导致今年早些时候开始袭击汽车制造商并已成为政府紧迫问题的供应紧缩,对半导体的呼声高涨。
健康危机还增加了全球对消费电子产品和数字服务的需求,刺激了对为其提供动力的芯片需求。但世界对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的依赖引发了对供应中断风险的担忧。
华盛顿最新的供应链审查指出,对中国台湾先进芯片的依赖是半导体供应链的一个潜在弱点,岛上生产中断可能使电子设备制造商损失近 5000 亿美元的收入。
芯片民族主义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价值 520 亿美元的两党法案,以支持国内芯片产业,而欧盟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 20% 的半导体生产本地化。日本和中国也将发展半导体产业作为首要政策重点。
但是,除了芯片公司为这个城市国家指定的大量投资外,新加坡能否从这种转变中获得显着收益还值得怀疑。战略咨询公司 Sibylline 亚太区首席分析师Guo Yu表示,即使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台湾也不会在短期内放弃其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
“与新加坡相比,中国台湾将保留一些优势,例如更低的[土地和劳动力]运营成本、更成熟和更好的综合配套产业——许多主要的组装商[和]个人设备和家用电子产品制造商,”Guo Yu说。“新加坡可能会遇到来自其他地方的激烈竞争,因为对芯片的大规模争夺促使许多政府推动在半导体领域加强自力更生。”
ESSEC亚太商学院信息系统、决策科学和统计学教授Yan Li表示,韩国和中国可能会成为行业参与者关注的潜在非中国台湾来源。
“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三星,也是韩国最大的公司,于 2020 年 5 月宣布,已开始建设耗资 1160 亿美元的尖端芯片生产线,旨在帮助其与台积电抗衡,”他指出。
YanLi强调,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中国提高半导体产业自给自足的决心不容忽视。
即便如此,东亚两大经济体和新加坡也很难挑战中国台湾,台湾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高效和有利可图的芯片制造生态系统,其他人很难模仿,Yan Li说。
“简而言之,远离台湾芯片制造商的多元化是必要的尝试,但这并不容易,需要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