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四月以来,中国半导体重镇“魔都”--上海,不仅给全国观众上演了各种花式的大戏,还在近日贡献出一个电子圈的重磅新闻。据坊间传闻,美国老牌模拟器件巨头德州仪器(TI)要裁撤中国区一个MCU研发团队,并计划把该产品线全部迁往印度。据悉此次业务变更公司谋划已久,加之上海疫情扑朔迷离,最终会将工程师并入到LED DRIVER项目部门中,减少损失。
TI官方辟谣
5月8日,德州仪器发布公告表示,在中国没有裁撤任何员工,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会持续投资中国市场并履行承诺。“德州仪器中国的员工一直为中国及全球的关键市场创新而持续努力,我们珍视每一位员工,他们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
据了解,德州仪器在原本在印度有设有研发中心和MCU的人员,产品线经理一直在印度,此番调整是团队管理的正常调整,外界“脱钩”的解读似乎夸大了。
资料显示,德州仪器在中国区的MCU研发团队主要面向MSP430产品线。该产品线自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的一系列16位超低功耗、低成本MCU,至今已拥有500多余款产品的MSP430系列,在工业控制、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德州仪器上海研发中心是在2010年成立的,而MSP430产品线的中国研发团队则是在2011年成立的。
曾在德州仪器工作过的“IC男奋斗史”是本次事件的爆料人,据他介绍,德州仪器MCU中国团队成立之后,经历了几年时间发展壮大,2017年左右达到巅峰,团队超过60人,是老东家在上海研发中心人数最多、功能最齐全的团队。从市场/系统工程师到数字/模拟设计,从验证到后端版图,从ATE测试到芯片应用,甚至还包括客户质量相关的岗位。
民生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方竞表示,曾经德州仪器的MCU团队是本土化运营最好的产品线之一,立足中国市场,专门做本土定制化开发,客户响应非常快。但从2018年初开始走下坡路,伴随国产厂商的崛起,公司市场份额慢慢被蚕食,这次裁撤研发团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其团队人员对于国产厂商亦是有益的补充。“德州仪器是最早设立中国分公司的外企之一,目前已有36年的历史,公司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这次调整MCU研发团队,更多是商业决策。公司其他研发团队还在招人。”
“我们认为,德州仪器MCU团队的调整,其背后核心原因是国产替代,而本轮缺芯潮则进一步助推了这一趋势。过去一年内,众多欧美半导体龙头选择优先支持本国厂商,进一步倒逼国内公司转向本土供应商,而众多中国半导体企业在不同产品和领域亦出现零的突破,国产全面突围已是无可争议的趋势。”方竞表示。
巨头频繁从中国撤离
公开数据显示,德州仪器作为全球领先的MCU供应商,2020年全球通用MCU市场份额7%左右,所以外界对德州仪器撤掉中国区MCU研发团队一事过于夸大了。一方面是德州仪器MCU对市场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另一方面,在中国做MCU设计的工程师算不上稀缺人才,整体上对国内MCU行业影响没那么大。
当然这只是这两天的一个新闻,但是我们若是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很多跨国公司已经没有十年前合资/独资疯狂在大陆建厂的举动了,反而还有退坡。
就在今年一月底,美光DRAM研发团队撤出上海,本来在上海拥有超过100多人的DRAM研发团队直接宣布就地解散,并且值得让人玩味的是,美光此次并不是放弃了整个工程师队伍,而是在团队中挑选了40位核心人员,计划为这些核心人员及其家属提供技术移民至美国的选项。当时有报道称,美光解散DRAM设计团队很有可能是出于防止技术外泄的考虑,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该团队就因为国内企业的“挖角”流失了不少的员工。
东芝作为横跨多个行业的老牌巨头也在这两年撑不住了,去年年中就传出东芝要在九月全面撤离中国,逐步关停33个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虽然官方已经辟谣,东芝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但是一座座关闭的工厂和一批批遣散的工人告诉我们,这些昔日辉煌的企业正在往其他地方转移。
搬离是因为人工太贵?
上述也只是整个制造业撤离的冰山一角,像是耐克、可口可乐等消费品制造业搬离的更多,中国在飞速发展时人口红利窗口期已经褪去,再加上国内近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将本该进入其他行业的高级人才吸纳新互联网中,通过不断的资本运作和推广营销将外卖、直播、带货等行业迅速带火,本该进入制造业的产业工人也被高薪和挣快钱所吸引;导致不少在国内的制造业用人成本进一步提高。
虽然前些年中国作为全球的世界工厂给全球电子制造业带来四成左右的产量,但是我们细数一下这些产能属于中国本土的还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外资带来技术和产品,我们负责加工组装赚取中间的加工费,售价10元的东西设计研发成本占了5元,材料费用3元,1元是各种税费和运输仓储成本,而剩下的1元就是加工费早已经成为常态。在用工成本低工厂主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到了人工涨价时,本来就是微薄的利润迅速被吃没,然后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而这也许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来自中国营商环境的变化。国内不少自主品牌制造迅速崛起,举例来说,在国内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公司五年内增加了100倍,遍地开花的电子制造业能够迅速抢占市场,本土政策倾斜和主场优势直接撼动了国外巨头的霸主地位。以国内芯片设计第一的海思半导体举例,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让美国如此害怕,以至于全面封杀,不仅是美国公司不给任何技术或产品的支持,就连美属的公司都不能有业务往来。
所以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拥有技术壁垒的公司不愿意将更多的技术分享给国内技术人员,近些年国内崛起不少公司高管都是在外资公司从事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创业公司给巨头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很可能就是外资裁撤研发部门的直接原因。
雨后春笋般的国内新势力萌芽,本身就是这片热土所孕育出来的生命,而这些生命的火种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外资公司的技术出发。尤其是这两年外资的研发越来越少,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而现在美光或者TI业只是开始,随着日趋紧张的中美关系,日后还会有哪些撤离我们拭目以待,但是中国芯片行业的崛起是迟早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