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在离子注入过程中偏离一定角度主要是为了避免沟道效应(Channeling Effect),并确保掺杂离子的精确控制和均匀分布。
- 离子注入角度需根据材料、器件结构、注入能量动态调整(常规7°~10°,特殊工艺可达60°),是半导体制造中实现纳米级精度掺杂的核心技术之一。
1. 核心原因:抑制沟道效应(Channeling Effect)沟道效应的机理
半导体单晶(如硅)的原子排列高度有序,存在特定的晶轴方向(如〈100〉、〈110〉)。当离子沿这些主晶轴方向垂直注入时,高能离子可能沿着晶格间隙(即“沟道”)长距离穿透,导致:
- 注入深度不可控(可达微米级,远超预期);
- 掺杂浓度分布不均匀(形成“拖尾”分布)。
后果
器件电学性能失控,如阈值电压漂移、漏电流增大、结深偏差等,严重影响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和良率。 解决方案:倾斜晶圆
将晶圆倾斜 7°~10°(常见角度),使离子入射方向偏离晶轴方向。此时:
- 离子频繁与晶格原子碰撞,迅速损失能量;
- 注入深度被限制在目标范围内,分布更陡峭、均匀。
2. 角度可以偏离很大吗?物理限制
- 角度过大(>45°):离子入射路径缩短,能量损失过快,可能导致注入深度过浅(甚至无法穿透表面氧化层)。
- 剂量均匀性:大角度下离子束投影面积增大,单位面积剂量降低,需调整注入剂量补偿。
特殊工艺中的大角度应用
- 非晶化预注入:通过大角度(30°~60°)、高剂量注入(如Ge⁺、Si⁺)破坏表面晶格,形成非晶层,减少后续掺杂缺陷。
- 三维结构侧壁掺杂:在3D-NAND或GAA晶体管中,大角度注入可覆盖垂直结构的侧壁。
3. 注入前的仿真方法与工具离子注入仿真是工艺开发的核心环节,通过模拟可预测杂质分布、优化参数并降低成本。 1. 仿真关键步骤- 步骤1:物理模型选择
- 蒙特卡洛方法:跟踪单个离子轨迹(如SRIM/TRIM软件),精度高但计算量大。
- 解析模型:基于经验公式快速计算浓度分布(如Pearson分布),适用于初步设计。
- 步骤2:输入参数设置
- 离子种类(B⁺, P⁺, As⁺等)、能量(keV~MeV)、剂量(ions/cm²)、倾斜角度、旋转角度。
- 材料参数:晶向(〈100〉/〈110〉)、非晶/晶体状态、掩膜厚度等。
- 步骤3:输出分析
- 杂质浓度深度分布(纵向与横向)。
- 结深(Junction Depth)、方阻(Sheet Resistance)等关键指标。
2. 常用仿真工具工具名称特点与应用场景
SRIM/TRIM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开源免费,适合研究级仿真
SentaurusSynopsys商业工具,支持全流程工艺-器件协同仿真
ATHENASilvaco平台工具,专注工艺模拟,界面友好
Monte Carlo自定义模型,适用于特殊注入条件(如大角度)3. 仿真实例- 浅结注入仿真:设定低能量(1~5 keV)、7°倾斜角,模拟硼(B⁺)在硅中的分布,验证是否满足结深<20 nm。
- 非晶化预注入:模拟Ge⁺大角度(45°)注入对硅表面非晶层厚度的影响,优化剂量与角度组合。
4. 仿真验证- 实验对比:通过SIMS(二次离子质谱)测量实际掺杂剖面,与仿真结果对比修正模型。
- 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角度、能量对浓度分布的敏感性,确定工艺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