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组件/半导体] 零氪液冷厂商交流纪要:国产替代,全链液冷,液冷出海....

[复制链接]
查看12 | 回复0 | 前天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hdy 于 2025-5-19 22:29 编辑

1.液冷市场现状
技术路线:目前液冷技术路线多样,单相冷板是当下市场需求主要的技术路线,预计未来3-4年单相冷板能够大部分满足液冷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需求,目前海外的Coolit公司最新的预研冷板已经能达到4000w的解热能力,Accelsius公司最新发布的公告已经在开始测试4500w的单相冷板,当然这些是预研项目,并未量产,但是能看出来,冷板技术也在逐渐迭代,目前市场能够量产的单相冷板,最高能达到2000w,中国台湾包括大陆的冷板厂商开发的单相冷板能够量产的可以达到1400-1600w,基本和英伟达最新的GB300系列所需要的散热需求持平,浸没液冷方面,单相浸没依旧是客户首要选择的方案。其次就是服务器及架构全液冷是大趋势,英伟达的GB300服务器及交换机已经采用全液冷架构,CPU+GPU+DIMM+电源等部件都将采用液冷散热,目前国内碍于芯片原因,大部分服务器厂家推出的液冷服务器,并未采用全液冷,仅在芯片端使用液冷,最后数据中心液冷架构,风冷与液冷共存的状态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5到10年)会持续,然后数据中心在建设、改造、运维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液冷技术部署的需求。
2227323c8c42ab.png
图1:联想全液冷解决服务器
客户需求方面:从液冷角度,当下单相冷板液冷是终端的主要选择方案,浸没液冷也会配套采用,但是量非常小,仅作为demo试点案例,虽然前期阿里前期16年,20年启动了两个超大规模的浸没液冷数据中心,但是进几年浸没没有再出现类似规模的项目。其次就是,市场上前期专注于浸没路线的液冷集成商为配合客户需求,在逐渐开发冷板的产品。海外市场对于液冷的需求非常旺盛,主要原因在于英伟达系高端显卡的热设计功耗过高,以及对下游客户无障碍供应。海外的微软,亚马逊等海外巨头csp厂商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液冷技术在其自有数据中心的应用,而且已经包揽了大部门英伟达h100,gb300等高端显卡,后期陆续采用液冷是必然,而且是全液冷路线。国内市场,以字节为主要的液冷客户需求方,且对于液冷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但是碍于没有高端卡,目前90%依旧采用风冷散,后期国内液冷的增长速度的快与慢,核心取决于英伟达芯片的管控程度和国产芯片研发的进展。
222732a6edf52a.png
图2:谷歌Deschutes1wm CDU项目:第四代正在部署,第五代尚在概念阶段
市场容量方面:目前全球数据中心风液比,风冷占比85—87%左右的市场规模,液冷占比12-15%,预计到2028年液冷会到25-30%左右的,冷板占据90-92%左右的市场份额,浸没当下市场份额在8-10%,未来3-5年,浸没液冷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随着高功率散热的需求逐渐上升,但是出现爆发式的需求概率很低。 222733b5f3aacd.png
图3:液冷数据中心布局(来自DT时代)
2.逐渐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变本次零氪与众多液冷企业交流,发现中大规模的液冷组件或者集成商都在陆续往提供全链条,全系列液冷解决方案方向转换,如只前期印象里只做CDU或者数据中心机架的厂商现在基本趋向于开发全液冷解决方案,从Manifold到CDU产品是一应俱全,据厂商分享,主要原因是大型的客户目前对于温控和液冷方案商的选择上趋向于一站式交付,而且组件商在参与项目的话语权较少且利润较低,所以有一定实力的组件商都开始往全链液冷解决方案转型。 222736c03c2421.png
图4:全液冷解决方案(来自英维克)
3.国产品牌崛起任重而道远本次交流中,向某外资液冷厂商提问到目前海外市场或者其自有产品线上是否会逐渐考虑采用国产的精密仪器或者水泵等关键组件时,得到其回答是NO,主要原因是在于国产品牌在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的项目案例较少,未得到市场验证,其次跟随产品出海,如果关键部件损坏,国产厂家不一定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更换,尤其是在液冷数据中心这样设备极其昂贵的使用情况下,优先选择海外头部稳定可靠的供应商,所以可以看出外资或者海外客户对于国产品牌的接受程度很低,尤其是英伟达目前的液冷供应链名单内能清晰看出。虽然国产液冷精密部件(仪器仪表,水泵,连接器等)目前在海外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但是目前中国国内市场,液冷产业几乎已经实现全国产替代,且国产液冷精密器件在价格,生产交付周期要远优于外资,而且产品质量也能得到保障,所以目前国内头部液冷服务器,终端用户都在积极尝试引入国产液冷供应链。4.液冷出海是必然之路,需国内&海外市场两手抓目前海外液冷市场需求旺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海外客户(台湾,北美)将占据80%的液冷市场需求,尤其是专注于提供液冷组件的厂商,需要加快节奏与英伟达生态的液冷及服务器oem/odm供应链合作,无论是作为一供还是代工。目前中国大陆液冷市场碍于芯片问题,液冷市场需求迟迟未达到市场预期,整个液冷市场一年招标规模约 600 - 800 兆瓦,远远低于北美和其他市场否则依靠短期国内市场对于液冷的需求,中小液冷厂商可能很难生存或者盈利,所以在紧跟的国内市场的同时一定要将眼光投向海外,目前国内头部的英维克,比亚迪电子,比赫目前已经在北美市场取得一些进展,曙光,申菱等厂商锚定在东南亚市场。
222736af4514b6.png
图5:曙光数创海外参展图(来自曙光数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dy

427

主题

331

回帖

584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