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ToR(架顶式)、EoR(排尾式)和 MoR(排中式)是数据中心网络设计中常用的三种布线架构。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换机和服务器的物理位置以及布线方式。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的布局通常采用矩形结构,为了保证散热效果,通常将10到20个机柜背靠背、并排排列成一对机柜组(也称为POD)。在具体解释布线结构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数据中心空间。
什么数据中心的空间?
在设计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时候,会把数据中心分成不同的空间。ER – 入口区域,载波电路和分界设备所在的空间。出于安全考虑,它通常与数据中心计算机房位于不同的房间。MDA——主要分布区,路由器、LAN/SAN 交换机、PBX 和 Muxes 等核心层设备所在的空间。 HDA——水平分布区,LAN/SAN/KVM交换机等汇聚层设备所在的空间。 EDA——设备分布区,LAN/SAN/KVM交换机、服务器等接入层设备所在的空间。 ZDA – 区域分配区域,固结点或其他中间连接点所在的空间。
不同空间颜色定义 那么对应的网络布线架构从下面的3D图就可以得出ToR(架顶式)、EoR(排尾式)和 MoR(排中式)这三种布线结构的位置。
什么是 TOR(架顶式)?TOR即架顶式接线方式,是EOR/MOR方式的扩展。采用TOR接线时,POD中每个服务器机柜上端部署1-2个接入交换机,机架式服务器通过跳线连接机柜。在 ToR 架构中,每个机架顶部安装一台或多台网络交换机。服务器通过短距离铜缆或光纤直接连接到机架顶部的交换机。
优势:ToR 交换机简化了布线和管理,因为每台服务器都直接连接到同一机架内的交换机。无需大型铜缆布线基础设施。布线成本低。出色的可扩展性。易于升级。缺点:它需要大量的电力和冷却,这会增加运营成本。由于需要维护许多交换机,因此管理和排除故障也会更加困难。可能造成端口浪费。
什么是 EoR?Eor(排尾式)是最传统的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集成方法。在Eor架构中,接入交换机集中安装在一排机柜末端的机柜(开关柜)中,在 Eor架构中,单个机架中的每台服务器都直接连接到聚合交换机,无需在每个机架中单独使用交换机。这减少了网络设备的数量,并提高了网络的端口利用率。
优点:需要管理的交换机更少,因此交换机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聚合中需要的利润更少。与机架顶部 (ToR) 相比具有成本效益。 缺点:由于交换机位于每行的末端,因此交换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最大距离是有限的,这会影响延迟和吞吐量。需要大量电缆,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来修补和管理电缆。难以维护。升级不方便,影响整排。
什么是MoR?MoR(排中式)架构是 ToR和 EoR 之间的一种折衷方案,交换机位于一排机架的中间。这种设计结合了ToR和EoR的优势,减少了水平布线的长度,同时保持了合理的交换机数量。MoR架构在某些情况下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布线规划。
三者之间的优缺点对比
一般而言,ToR 架构更适合需要低延迟和高性能服务器连接的数据中心环境,而 EoR 和 MoR 架构则注重优化成本和灵活性。相反,每种架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 ToR 架构,虽然线缆减少了,但机架数量仍然会增加。交换机的管理可能会有些棘手。此外,ToR 架构会占用更多机架空间来安装交换机。而如果使用EoR的话,EoR的二层流量效率低于ToR。这是因为当同一机架和 VLAN(虚拟局域网)中的两台服务器需要相互通信时,流量会先流经汇聚交换机,然后再返回。同时由于EoR设计中使用的交换机较少,机架之间需要部署更多线缆,从而导致线缆混乱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最后怎么选择和取舍,还是得看数据中心设计技术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