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2011年坚守至今,只想做存粹的技术论坛。  由于网站在外面,点击附件后要很长世间才弹出下载,请耐心等待,勿重复点击不要用Edge和IE浏览器下载,否则提示不安全下载不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7|回复: 6

[技术文章] 为什么用50Ω作为PCB传输线阻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2-23 16:35
  • 签到天数: 100 天

    [LV.6]常住居民II

    3万

    主题

    8254

    回帖

    8万

    积分

    三级逆天

    积分
    81484

    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原创先锋奖金点子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7-10-26 08: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问题:为什么大多数工程师喜欢用50欧姆作为PCB的传输线阻抗(有时候这个值甚至就是PCB板的缺省值) ,为什么不是60或者是70欧姆呢?
    回答:对于宽度确定的走线,3个主要的因素会影响PCB走线的 阻抗。首先,是PCB走线近区场的EMI(电磁干扰)和这个走线距参考平面的高度是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的,高度越低意味着辐射越小。其次,串扰会随走线高度 有显著的变化,把高度减少一半,串扰会减少到近四分之一。最后,高度越低阻抗越小,不易受电容性负载影响。
    所有的三个因素都会让设计者把走线尽量靠近参考平面。阻止你把走线高度降到零的原因是,大多数芯片驱动不了阻抗小于50欧姆的传输线。(这个规则的特例是可以驱动27欧姆的Rambus,以及National的的BTL系列,它可以驱动17欧姆)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用50欧姆最好。例如,8080处理器的很老的NMOS结构,工作在100KHz,没有EMI,串扰和电容性负载的问题,它也不能驱动50欧姆。对于这个处理器来说,高的阻抗意味着低功耗,你要尽可能的用细的,高的这样有高阻抗的线。
    纯机械的角度也要考虑到。例如,从密度上讲,多层板层间距离很小,70欧姆阻抗所需要的线宽工艺很难做到。这种情况,你应该用50欧姆,它的线宽更加宽,更易于制造。
    同轴电缆的阻抗又是怎么样的呢?在RF领域,和PCB中考虑的问题不一样,但是RF工业中同轴电缆也有类似的阻抗范围。根据IEC的出版物 (1967年),75欧姆是一个常见的同轴电缆阻抗标准,因为你可以和一些常见的天线配置相匹配。它也定义了一种基于固态聚乙烯的50欧姆电缆,因为对于 直径固定的外部屏蔽层和介电常数固定为2.2(固态聚乙烯的介电常数)的时候,50欧姆阻抗趋肤效应损耗最小。
    你可以从基本的物理学来证明50欧姆是最好的,电缆的趋肤效应损耗L(以分贝做单位)和总的趋肤效应电阻R(单位长度)除以特性阻抗Z0成正比。总 的趋肤效应电阻R是屏蔽层和中间导体电阻之和。屏蔽层的趋肤效应电阻在高频时,和它的直径d2成反比。同轴电缆内部导体的趋肤效应电阻在高频时,和他的直 径d1成反比。总共的串联电阻R,因此和(1/d2 +1/d1)成正比。综合这些因素,给定d2和相应的隔离材料的介电常数ER,你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减少趋肤效应损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任何关于电磁场和微波的基础书中,你都可以找到Z0是d2,d1和ER的函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把公式2带入公式1中,分子分母同时乘以d2,整理得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式3分离出常数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0)*(1/d2),有效的项((1+d2 /d1 )/ln(d2 /d1 ))确定最小点。仔细查看公式三公式的最小值点仅由d2 /d1控制,和ER以及固定值d2无关。以d2 /d1为参数,为L做图,显示d2 /d1=3.5911时,取得最小值。假定固态聚乙烯的介电常数为2.25,d2 /d1=3.5911得出特性阻抗为51.1欧姆。很久之前,无线电工程师为了方便使用,把这个值近似为50欧姆作为同轴电缆最优值。这证明了在50欧姆 附近,L是最小的。但这并不影响你使用其他阻抗。

    例如,你做一个75欧姆的5电缆,有着同样的屏蔽层直径(注:d2)和绝缘体(注:ER),趋肤效应损耗会增加12%。不同的绝缘体,用最优 d2/d1 比例产生的最优阻抗会略有不同(注:比如空气绝缘就对应77欧姆左右,工程师取值75欧姆方便使用)。
    其他补充:上述推导也解释了为什么75欧姆电视电缆切面是藕状空芯结构而50欧姆通信电缆是实芯的。还有一个重要提示,只要经济情况许可,尽量选择大外径电缆(注:d2),除了提高强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外径越大,内径也越大(最优的径比d2/d1),导体的RF损耗当然就越小。
    为什么50欧姆成为了射频传输线的阻抗标准?
    鸟牌电子公司提供了一个最为流传的故事版本,来自于 Harmon Banning 的《电缆:关于 50 欧姆的来历可能有很多故事》。在微波应用的初期,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阻抗的选择完全依赖于使用的需要.对于大功率的处理,30欧姆和44欧姆常被使用。
    另一方面,最低损耗的空气填充线的阻抗是93欧姆。在那些岁月里,对于很少用的更高频率,没有易弯曲的软电缆,仅仅是填充空气介质的刚性导管。半刚性电缆诞生于50年代早期,真正的微波软电缆出现是大约10年以后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需要给出阻抗标准,以便在经济性和方便性上取得平衡。在美国,50欧姆是一个折中的选择;为联合陆军和海军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名为JAN的组织成立了,就是后来的DESC,由MIL特别发展的。
    欧洲选择了60欧姆。事实上,在美国最多使用的导管是由现有的标尺竿和水管连接成的,51.5欧姆是十分常见的。看到和用到50欧姆到51.5欧姆的适配器/转换器,感觉很奇怪的。
    最终50欧姆胜出了,并且特别的导管被制造出来(也可能是装修工人略微改变了他们管子的直径)。不久以后,在象Hewlett-Packard 这样在业界占统治地位的公司的影响下,欧洲人也被迫改变了。
    75欧姆是远程通讯的标准,由于是介质填充线,在77欧姆获得最低的损耗。93欧姆一直用于短接续,如连接计算机主机和监视器,其低电容的特点,减少了电路的负载,并允许更长的接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MIT RadLab Series 的第9卷,里面有更详细的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6218

    回帖

    8731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8731

    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原创先锋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7-10-26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4

    主题

    2034

    回帖

    2388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2388

    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7-10-26 08: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222

    回帖

    410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410

    终身成就奖原创先锋奖

    QQ
    发表于 2017-10-26 0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主题

    2233

    回帖

    3259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3259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优秀斑竹奖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17-10-26 09: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出租,价格可以商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8-25 17:2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1

    主题

    1164

    回帖

    1479

    积分

    1元学习PADS(1期)

    积分
    1479

    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

    QQ
    发表于 2017-10-26 09: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611

    回帖

    0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0

    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17-10-27 1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每日签到,有金币领取。


    Copyright ©2011-2024 NTpcb.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NTpcb)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NTpcb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 闽ICP备2024076463号-1 ) 论坛技术支持QQ群171867948 ,论坛问题,充值问题请联系QQ1308068381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