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计算作业(交的有点晚)还不是很好的理解计算

[复制链接]
查看605 | 回复1 | 2017-11-16 21: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阻抗计算作业(交的有点晚)还不是很好的理解计算
L1 DDR数字信号50r.jpg
L1USB差分信号90R(H1)jpg.jpg
l3C差分100R.jpg
L5差分信号100R.jpg
阻抗作业.jpg

MV2.6_2012-08-15.pcb

4.88 M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金币 -1 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enchengan | 2017-11-17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是:在多层板中比如要控制顶层单根DDR 50欧的走线,除了线宽,就得调整与邻近地层的间离,这个调距的过程就是调PP厚度(其它的几个参数基本上固定了),使走线能达到50欧的阻抗。

问题:为什么大多数工程师喜欢用50欧姆作为PCB的传输线阻抗(有时候这个值甚至就是PCB板的缺省值) ,为什么不是60或者是70欧姆呢?

回答:对于宽度确定的走线,3个主要的因素会影响PCB走线的 阻抗。首先,是PCB走线近区场的EMI(电磁干扰)和这个走线距参考平面的高度是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的,高度越低意味着辐射越小。其次,串扰会随走线高度 有显著的变化,把高度减少一半,串扰会减少到近四分之一。最后,高度越低阻抗越小,不易受电容性负载影响。

所有的三个因素都会让设计者把走线尽量靠近参考平面。阻止你把走线高度降到零的原因是,大多数芯片驱动不了阻抗小于50欧姆的传输线。(这个规则的特例是可以驱动27欧姆的Rambus,以及National的的BTL系列,它可以驱动17欧姆)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用50欧姆最好。例如,8080处理器的很老的NMOS结构,工作在100KHz,没有EMI,串扰和电容性负载的问题,它也不能驱动50欧姆。对于这个处理器来说,高的阻抗意味着低功耗,你要尽可能的用细的,高的这样有高阻抗的线。

纯机械的角度也要考虑到。例如,从密度上讲,多层板层间距离很小,70欧姆阻抗所需要的线宽工艺很难做到。这种情况,你应该用50欧姆,它的线宽更加宽,更易于制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