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收购Linear之后,最终还是在电源方面保留了Linear的品牌运营,旗下电源产品线的新的品牌名称是“Power by Linear”,这让过去一直信任和尊重Linear Technology的工程师和粉丝们,心里有一些安慰……
ADI收购Linear之后,最终还是在电源方面保留了Linear的品牌运营,旗下电源产品线的新的品牌名称是“Power by Linear”,这让过去一直信任和尊重Linear Technology的工程师和粉丝们,心里有一些安慰。ADI公司的品牌始创于1965年, Linear Technology的品牌始创于1981年。在2017年之后两家公司正式完成合并,合并后的品牌价值达到了300亿美元,去年营收是49亿美元,两家公司持有的技术专利数4700个。
这三个方面对于工程师在电路设计非常重要,虽然很多电源公司都是在这三个方面不断创新,但是在模拟和电源方面,要有更多的创新,需要做到极致。
“Power by Linear在未来考虑做三个重要的问题,Form Factor、Efficiency、EMI,第一个如何考虑高性能的电源帮助客户产品减少PCB的尺寸,然后增加更多的功能,因为现在产品越做越小,性能越做越高,能不能提供比较小的方案,提供好的性能。第二效率,效率非常重要,全球都讲新能源,如何节能,如何提高效率。那效率到底怎么样提高,后面跟大家分享。电源的转换效率就是电压和电感和电容,如何把能量传递,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已经做到极致,能不能再提高?EMI在过去其实在中国可能大家并不是特别特别重视,但是过去十年、五年,我们中国说我们要做制造2025,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创新性。毫无疑问你的产品要走出国门,你要做更好的工业,不管任何的电子产品,你的EMI和ESD所有的这种设计和噪声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这一部分的重要性。所以这三个可能是在未来Power by Linear我们这个团队最主要考虑的三点。” (编者:由于演讲涉及的技术细节较多,梁工分享的都是干货,对工程师设计有很大的帮助,电子工程专辑编辑就尽量保持原文+PPT的方式,分享到下文)
我们大概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些东西,比如说尺寸,我们要缩小电路板的尺寸怎么办?就是集成度高高,那怎么做集成呢?如何把一个复杂的系统,这是一个系统IO和内核的供电系统,可能电流比较大,比如说10安培、3.3伏、1.8伏,过去如果大家要调这样的觉得很头疼,MOS管,mosfet一堆的反馈回路,光做这个就要花很多的时间,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电源模块,这样的集成让我们的产品设计工程师能够专注于做系统级的设计,而不是花时间调这么一个复杂的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