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24-11-7 10:22 |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三级逆天
- 积分
- 10059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章选自 紫竹先生 选偏
中国的制药行业是非常弱小的,至今中国唯一拿得出手的,恐怕就是屠呦呦的青蒿素了,除此之外简直是一片荒芜,换个包装就号称新药然后涨价,是中国医药公司最喜欢做的事。在中国,原研药这个词汇等于进口药,而且是天价进口药,因为中国本土药企和原研药这个词汇不沾边,二万多元一盒的白血病神药格列卫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
原研药=进口药,但是进口药却不一定等于原研药,有很多国外的原研药,其专利保护早就到期了,按理说中国可以大胆合法的仿制了,但是中国居然没有仿制能力,仿制的国产药疗效明显不如进口药。
前几天去医院看病,开药的时候医生问我,你想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我疑惑的问有区别吗?医生很笃定的告诉我,进口药贵一点,但是效果好一点,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建议使用进口药。
批评我中国填鸭式教学导致缺乏创新精神也就算了,但是中国仿制能力还是第一流的,山寨能力冠绝全球,为何区区一个药物仿制都搞不定,原创药你不会,山寨药你还不会吗?
中国仿制药能力有多弱
中国的仿制药能力弱到让人发指的地步,很多人认为,既然专利到期了允许你仿制,而你仿制的效果不好,那肯定是原药厂保密工作做的好,里面有些许的分子式你没研究透,导致效果出现了偏差,降低了疗效。
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法律给予原研药20年的专利保护期,在专利期内允许原研药卖个天价,对等的交换条件就是原药厂必须把配方贡献给全人类。所以在专利到期后,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剂量和理化特性都会公开,所有人都可以查阅到。
如伟哥(万艾可),他的有效成分细节甚至在百度百科都能查到,但是他专利到期之后,十几家中国药企自己的仿制药全部质量不过关,属于典型的低价低效药,甚至可以说是无毒无效药,迫使中国消费者不得不继续购买美国辉瑞公司的原研药,以致出现了专利到期后,伟哥在中国的销量反而大幅上升47%这种怪现象。
在中国有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原研药的价格并不会因为专利过期而下降,也不会被廉价的仿制药迅速抢占市场,这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的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国产的仿制药药效和质量都不过关,无法获得百姓的信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现代医药学其实是一种高精尖的科学,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国外原研药和国内仿制药的工艺误差,有时候只有1%甚至0.1%的差别,但是有时候就会产生疗效的巨大异常,有效成分含量基本都差不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含量均匀度,溶出度这些项目上,别小看这些细节,等你吃下去之后,就会发现效果差异很大。
例如青霉素这种专利都过期半个世纪的老掉牙药物,居然还有国产青霉素和进口青霉素的区别,在国外青霉素是一律不用做皮试的,但是国内的青霉素医生都建议你做一下皮试,因为国内青霉素的杂质很高,过敏率始终居高不下,医生不放心,让你做个皮试也是为你好。
一位医生曾经对媒体说:“病人刚来的时候,先用‘小阿奇’(阿奇霉素),如果控制不住病情就用‘大阿奇’。”其实‘小阿奇’就是国产的仿制药,‘大阿奇’是辉瑞的原研药。平时为了便宜,让患者先用国产仿制的阿奇霉素,真到了救命的时候,医生依然会选择进口的阿奇霉素,山寨都不合格,真是悲剧。
还有一些剂量控制非常严格,中毒剂量和有效剂量差距很小的药物,医生根本就不敢用中国药,如一种强心药叫地高辛,某个国产的地高辛性能就特别奇特,在病人遵医嘱按时服药的基础上,时而因为剂量不足出现心衰发作,时而因为剂量过大出现中毒症状,最后医生都怕了,怕出人命,于是只敢让病人吃进口药。
中国仿制药为什么这么弱
中国可以仿造出以假乱真的运动鞋、手机、甚至跑车,为什么连一粒药都搞不定?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药企的生产工艺不过关,生产现代药物的难度可能比芯片简单,但是至少也是有生产特种钢这种技术难度的。而中国药企目前的生产工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为什么达不到这个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药企的研发投入过弱,弱到别说自行研发新药了,连研发仿制药工艺的投入都严重不足。
研发投入弱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医药市场,并不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说你疗效好、价格低,你就一定会赚大钱,你的药卖的好不好,企业能不能赚钱,很大的因素,取决于你的销售渠道是否通畅。
根据A股公开上市的药企财报我们可以发现,多家知名药企的销售费用都占到了营收比例的60%以上,也就是说卖出去一个亿的药,公司要支出6000万以上的销售费用,这还是上市的知名药企,那些小药企为了能卖掉自己的药,还不得80%甚至90%的钱拿出来做销售(回扣)费?
在如此之高的销售费用下,再扣除药物本身的成本、人员开支、税费以及合理的利润,你觉得药企还能剩多少钱拿来做研发?有专家说,中国药企的平均研发费占比为1%,绝大多数都是0%,他见过最高的一家药企,也就是10%的比例,远远低于国际医药巨头。
这么低的研发费用,就算是应付日益更新换代的生产技术,那也是不够用啊,莆田鞋厂还五年换一次生产线呢。
除此之外,中国药企本身具有的道德原罪也是压制他们研发热情的主要因素,我们都知道,白血病神药格列卫卖到2万多一盒,让很多白血病人吃药吃到倾家荡产。但是如果没有格列卫,这些病人也许早就死了,或者使用其他疗效更差耗费更大的疗法比如干细胞移植等。不过这些病人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只会认为诺华公司靠格列卫谋取了暴利,这家黑心公司是瑞士的,西方贪婪的资本主义巨头黑心肠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是中国的一家医药公司发明的格列卫,卖这么贵,这些倾家荡产的白血病人一定会去公司门口闹事,这是中国特色。
而实际上在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中,靠药赚钱,也被认为是非常不道德的,医院以药养医被行政严厉打击,药品卖高价的企业,也被媒体批判为黑心企业。
于是,中国药企形成了恶性死循环,越是靠回扣打通销售渠道来卖药,药物卖高价就越被民众痛恨,但是行政和媒体越是打压高价药,药企就越倾向于制造质次价低的药然后靠回扣打通销售渠道赚钱。
这种恶性循环到最后,是一种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老老实实做好药的企业都活不下去了,那些质次价低,拿点产品出来凑合过关的药企,反而靠着大量的销售费用和回购过的很滋润,毕竟药好不好,用多少,不是消费者说了算,是销售渠道说了算。
尤其是当国外的医药巨头入乡随俗学会这一招,也开始大肆给回扣之后,国内的药企生存就更艰难了,要活命只能给更高的回扣,实在没有力量去搞研发了。
国际医药巨头有多强
看到国内药企平均水平有多弱之后,我们就要看看国际医药巨头有多强了,判断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医药巨头很简单,他有没有一款自己的原研药,只要他有一款自己的原研药,直接就判定为医药巨头。
就发明一款药就判定为医药巨头了?巨头这么不值钱吗?会这么问的人,那是因为你不知道研发一款新药有多难,实际上,只有巨头才有资格去研发新药,而研发出的新药,基本都归属于巨头,属于强者恒强的局面,而只要你研发了一款新药,就代表你也有资格踏入这个医药权贵圈了。。
2015年欧美制药巨头财报显示研发投入总计1098亿美金,总共获得了45个新药专利权,平均算下来,24.4亿美金一个,换成人民币,140亿人民币。。。
研发一款新药成本需要140亿人民币,贵吗?当然贵,中国很多药企全副身家卖掉也没那么多钱,要是都拿出来发明新药,那是不可能的,敢掏出140亿人民币做研发的企业,至少身家上千亿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其实每一款药的研发耗资是1~2亿美金,并没有20亿那么夸张,大部分中国药企还是承受的了的,但是药物研发失败率是90%以上,耗时通常是10~20年,一旦失败,这些研发费用全部打水漂,连个响都听不到。
辉瑞公司曾经和MDVN公司联手研发一款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在实验室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中,此药物都证有效,被寄希望为解决这一不治之症的突破性创新药物,但是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未能达到期望的疗效,被募集来做三期临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总计598名,这个样本量足够证明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于是,消息发布当天,MDVN的股价直线暴跌2/3,也就是腰斩再腰斩,只剩个零头了,对于这样的小医药公司来说,即便有辉瑞这样的大公司分担了一大部分损失,也是难以承受的重击,一般的小公司如果敢独自研发,失败一次,就直接濒临破产,即便还能活着,也不会再有研发第二款药物的资金力量了。
而实际上,为了解决阿尔茨海默症,让患者不再无药可治,全球医药巨头每年投入这个项目的资金都高达数十亿美金,十五年来从不间断,但是很可惜的是,截止2018年制药巨头礼来公司再次折戟临床三期试验,国际医药巨头全军覆没,无一成功,所有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仅仅礼来公司,就已经研发2款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全部倒在三期临床试验上面。礼来公司表示,公司目前投入在这个病上面的资金已经达到40亿美金,估计离最终成功,还要花10~20亿美金。
至于他是在安慰自己的投资人,还是真的有信心,谁知道呢,期望他再花个20亿美金真的能把这个病能解决吧,毕竟这个是惠及全球人类的大好事。
新药研发利国利民
这里要说一下,新药研发是利国利民的,有人说这些新药效果是好,让以前很多的绝症不再无药可医,但是价格太贵了,我也吃不起,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视野就狭隘了,这些新药研发,企业投入了巨资,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理应获得丰厚的回报,否则谁还有兴趣去解决下一个绝症。至于新药上市,在专利保护期内卖天价,实际上是向富人征税来补贴穷人,因为买得起这些天价药的,全是富人。
等会,向富人征税我可以理解,和补贴穷人有啥关系,这些钱全给药企回笼研发费了,又没给我钱啊。
实际上是这样的,我们来捋一捋顺序,专利保护期20年,实际上扣除临床试验和一系列上市审批时间,实际能卖药的也就10年,在这10年里,假设无人研发出这款新药,你还是绝症对不对,依然在使用老的疗法,新药出来了,你买不起,你依然还是在使用老的疗法,对穷人的权益并无实质性的影响,该怎样还怎样,只是有点眼红可以拿钱买命的富人。
用新药的,全是拿钱买命的富人,但是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财富,这些财富刺激药企不断的研发下一个新药。而当专利保护到期之后,仿制药蜂拥而至,研发费用被归零,药价立马就下去了,几万一盒?开玩笑,几百一盒就不错了,这个时候穷人也吃得起了,穷人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那么你说,新药研发对穷人有没有好处?假设无人研发新药,穷人会过的更好还是更坏?
对中国医药界的期望
看完了上面这一段,其实理性的人都已经对中国自己的原研药不抱期望了,至少短期之内是不抱期望了,这些药企能严格规范自己的生产工艺,把精力集中在做好仿制药,能把专利已经到期的欧美原研药给做到99%的还原度,让进口药和国产药没有疗效上的差别,降低中国穷人的医疗负担,我就心满意足了。
中国的药品市场,必须推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质量决定一切,而不是回扣决定一切,我认为这是中国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所在,否则的话,中国药企永远长不大。
也不知道中国哪一天,能实现原研药从0到1的突破,也许将来某一天,中国的医院里会发生这样类似于在美国医院才能听到的对话。
你想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进口药价格便宜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