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paragraph]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做医学新科普关键在四点,腾讯医典将推两项新计划
医学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方法的演进、疫苗的升级、新药物的研发,都在突飞猛进。但大众认知还是跟不上医学的发展,很多误解依然存在。是什么造成了中间的鸿沟?怎么跨越这条鸿沟?
11月4日,在首届腾讯医学ME大会上(以下简称“ME大会”),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给出了他的见解和答案,他发表了《医学新科普点亮健康灯塔》的主题演讲,认为科普是缩小前沿医学与大众认知鸿沟最好的方式之一。
腾讯医疗旗下的腾讯医典正是提供互联网医学新科普的平台,将联合《NEJM医学前沿》推出两项新计划,即“新疗法·好消息”科普专栏和“青年医生短视频科普大赛”,让专家科普最新的、硬核的临床诊疗理念和进展,以及吸引更多青年医生参与到医学新科普的行动中来。
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在ME大会上分享医学新科普的意义 医学飞速发展与大众认知之间的鸿沟
张猛在大会上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十四世纪,欧洲爆发了“黑死病”,三年内欧洲消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通过灭鼠、除跳蚤切断鼠疫传播路径,人们才从大灾难中走出来;1918年,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爆发,这场“西班牙流感”夺走了超过5千万人的生命,70年代后猪流感、禽流感也不断出现,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流感跟普通感冒很不一样,开始逐步接种流感疫苗。
“普通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大部分是被动的,只有面临重大威胁时,才会重视起来。”张猛提到,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如果主动了解疾病,就能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拥有更长的寿命。
研究表明,在心血管领域,接受了康复教育的心脏病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3%,心血管死亡率降低了26%,住院风险降低了31%。所以,权威、专业的医学科普有助于积极预防疾病,帮助病人更快康复。
通常,大家对疾病也有一些常见的认识。例如老年痴呆症没法治、红斑狼疮是绝症、白血病等于死刑、抑郁症不是病……
对于现代医学来说,这些认知是正确的吗?其实,是不一定的。真相是:提前检测可以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进展,红斑狼疮正在变为慢性可控,T细胞免疫疗法让部分白血病可以完全治愈,抑郁症当然是病且需要采取积极治疗。
基于这些现状,张猛认为,医学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方法的演进、疫苗的升级、新药物的研发,都在突飞猛进,但大众认知还是跟不上医学的发展,很多误解依然存在。
“另一面,我们又看到了大众对先锋医学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张猛介绍,腾讯医典进行了一次调查,整理出 “大众最关注的十大前沿医学话题”,这些话题从基因图谱和编辑、人类寿命的终极拷问、癌症免疫治疗,到脑机接口、3D器官打印,覆盖面广泛,每个人对生命的新探索都充满了好奇。
医学科普是跨越鸿沟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是医学的进展不为大众所知,另一方面是大众对这些知识充满渴望。是什么造成了中间的鸿沟?是否能架起一座桥梁,跨越这条鸿沟?针对这些问题,张猛认为,医学科普应该是解决鸿沟的重要路径。
张猛通过现场视频讲述了一个案例,表明科普可以实在地为患者解决问题,并且公平地为生命带来希望和信心。
28岁的年轻女孩“柱子哥”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伴骨髓及脏器转移。她在2018年10月被初步确诊患病后,为了直面即将到来的抗癌人生,通过腾讯医典制作出一份包含4大部分和224个条目的《抗癌自救指南》。完整版的自救指南包括4大部分:第一部分接受患病现实,做好心理建设;第二部分是拆解具体问题,分别应对和规划;第三部分是中长期战略,第四部分是独自面对。
这篇指南成为去年刷爆全网的一篇文章,让“柱子哥”非常科学从容地过了一年抗癌生活,也帮助了很多其他的人。“柱子哥”认为,普通人靠信息可以战胜不必要的恐惧,越了解越坦然。
中国每年新增380万癌症病人,“柱子哥”认为,在确诊之初,他们都应该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图谱化的知识了解,进而好好规划自己的抗癌人生。有限的钱不应该花在没有必要的偏方上,有限的精力和信任也不应该耗费在不必要的偏听上。
这个案例说明,疾病的科普和知识是可以体系化、结构化而且全流程的,病人可以通过体系化的知识了解治疗全程。
“而医学科普怎样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张猛提出,这是腾讯医典重点考虑的问题。
医学科普的四个关键点
互联网是大众获取医疗信息的重要来源,根据企鹅智酷调查,过去几年里我国医疗健康自媒体有40000+,周阅读量100万以上,医疗健康问题每天搜索量达到6000万。但过去,大量的互联网医学内容泥沙俱下,一些是非专业人士将不明来源的资料简单堆砌生成。
一方面,洗稿式科普给大众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有人因为低烧不退,单纯依靠网络信息,自己诊断得了绝症而自杀。也有人因为虚假信息,耽误治病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劣币驱逐良币,很多专业医生洁身自好,不愿意通过互联网释放自己的专业价值。
在这样的状况下,互联网医学科普也在进行一次重塑。以权威的医生为作者,以前沿的知识为内核,以专业的态度为初心,以理性的思想为基石,让真正的医学为大众所接收,增强对健康的自我掌控。
张猛认为,“专业、体系、易用、开放”是互联网医学新科普的四个关键点。
首先,是让“医生写稿”取代“小编洗稿”,好的科普应该由医学专家逐字书写或审核,从而保证内容的质量。
第二,建立体系化的科普知识。目前,我国居民的疾病谱不断变化,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病,已经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对慢性病来说,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医学科普也需要覆盖早期预防、症状辨别、初步诊断、治疗方法和生活管理,帮助患者在每个环节都做好健康决策。
再次,还要用短视频、漫画、3D视化等富媒体,让“硬核知识”看得懂。
最后,医学科普的推动也不能是单体作战,需要全社会联动,在个人、医疗机构、政府、社会之间形成知识循环。
“能够破解医学高门槛,能把普通人带进医学的知识大门,解锁人体复杂的机理和结构, 只有医生和医学从业者。”张猛表示,在医患之间,没有什么是比科普更好的沟通方式。
腾讯医典将新推两项新科普计划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这是健康中国的核心理念。到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一倍,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张猛表示,这个过程非常需要医生和互联网的共同参与,用互联网的高效传播放大医生的专业知识,用互联网医学新科普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温暖。
据动脉网了解,作为腾讯医疗旗下的医学新科普平台,腾讯医典已经在互联网医学科普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绩。
腾讯医典坚持由权威专家亲自撰写或者审核科普文章,截至2019年10月,已与3000名医学专家建立了合作,其中两院院士和学科带头人超过百人,覆盖病种数量超过了10000个,不仅覆盖常见病,也包括肿瘤等重疾和慢性病。
此外,腾讯医典还构建了各类疾病的深度、结构化医学知识图谱,内容涵盖症状辨别、初步诊断、如何治疗到康复管理。其中,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相关的用药指导信息内容丰富,为后续全民科普计划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ME大会上,张猛还宣布了腾讯医典与《NEJM医学前沿》合作推出的两项计划。一是联合推出“新疗法·好消息”科普专栏,希望以专家们讲故事的科普方式,把最新的、硬核的临床诊疗理念和进展送到用户手边。
二是联合启动“青年医生短视频科普大赛”,通过丰富的短视频传播,助力青年医生开启医学科普之门,通过奖金奖励和流量扶持,与青年医学科普之星共同成长,共同为大众带来高质量的医学科普内容。
“我们期望更多的年轻医生可以参与到医学新科普的建设中来,用专业和创意将医学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和易懂。”张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