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制造] 2025台积电北美技术研讨会(三):台积电技术革新与全球布局引领半导体产业升级

[复制链接]
查看8 | 回复0 |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台积电全球学术合作聚焦各主要生产基地的永续技术创新
00482430d637ff.png
中国台湾:碳捕捉计划
台积电正与本地高校合作开发碳捕捉技术,其中与明台产学碳捕捉团队合作,在台中零废制造中心建置北极星薄膜碳捕捉系统。该项目旨在降低溶剂焚化制程碳排放,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
日本熊本:地下水保育
台积电子公司JASM(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积极推动社区环境计划。虽未具体说明地下水保育的学术合作,但JASM持续通过社区参与推动永续社会建设。
中国南京/上海:废弃物管理
台积电建立智能废弃物管理系统强化追踪与申报能力。2023年已有29%废弃物处理厂商完成智能追踪系统建置,持续优化系统架构并与环保部门合作,通过自动化技术提升废弃物管理效率。
美国亚利桑那:全氟烷基物质去除计划
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区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及州环境品质局(ADEQ)合作开发PFAS废水处理方案。ASU研究团队正在测试针对亚利桑那环境特点的创新处理方法,建立科学化测试流程评估技术潜力。
台积电持续展现先进制程技术与全球产能布局的强劲进展,巩固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导地位。最新动态显示,台积电N2制程节点(2纳米技术)已启动试产,规划2025下半年进入大规模量产,标志着全球首个采用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架构的主流制程平台迈向商业化部署。
N3制程(3纳米节点)已经进入稳定量产的第三年,已陆续推出N3E(效能增强)、N3P(性能强化)、N3X(极限效能)等衍生节点。这些技术变体针对高效能运算(HPC)、智能手机与车用电子等多元市场需求,提供灵活且差异化的制程选项。
0048246e841710.png
在品质与可靠性方面,台积电维持业界最佳百万缺陷率(DPPM)指标,确保大规模量产良率。目前N3与N5节点均可提供车规级产品,展现尖端制程技术向高可靠性、长生命周期车用电子市场延伸的实力。
为因应无线通讯与5G应用需求,台积电N6RF(6纳米射频优化制程)已进入量产,拓展智能手机、物联网与边缘运算市场版图。随着5G与Wi-Fi 6/6E等现代无线技术快速演进,射频元件需具备更高频效、更强整合度、更低功耗与更小体积。N6RF技术基于成熟7纳米平台专项优化,相较前代16纳米射频节点,逻辑密度提升3.2倍,功耗降低55%,SRAM面积缩减至0.38倍,特别有利于智能手机等电池敏感型设备。更高整合度可实现单芯片整合更多射频功能,降低系统成本并实现紧凑设计。
面对AI与HPC需求爆发性成长,台积电正加速扩充CoWoS®与SoIC®等先进封装产能,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异质整合与大规模运算需求,确保未来服务器、AI加速器与AI芯片的强健供应能力。
004825e9a0de13.png
此外,在全球布局方面,美国与日本新厂陆续进入产能爬升阶段。海外厂区良率表现已逼近中国台湾厂区水准,展现卓越的技术转移、制造标准化与品质控管能力。这种全球化布局显著强化半导体供应链韧性。
台积电在3D封装技术(3DFabric®)领域持续展现卓越制造实力,面对日趋复杂的先进整合制程仍能快速提升量产规模与良率。数据显示,随着3DFabric技术世代演进,台积电在制程复杂度与生产良率均维持业界领先地位。
制程复杂度方面,从初代CoWoS-S、SoIC Gen1到先进CoWoS-L、SoIC Gen3平台,芯片堆叠层数与互连技术持续升级,技术难度显著提升。凭借深厚的制程开发经验、高精度封装控制与系统整合能力,台积电在复杂度持续攀升的技术平台上保持稳定发展。
生产良率方面,从量產初期(MP)到产能爬坡阶段(+1Q、+2Q),CoWoS与SoIC系列均展现快速良率提升曲线,短期内即逼近成熟制程水准。值得注意的是,CoWoS-L与SoIC Gen3等新世代技术,在量產初期即展现极具竞争力的良率爬升轨迹,凸显快速实现尖端3D整合技术产业化的能力。
总体而言,台积电3DFabric®平台进展不仅突破制程技术极限,更通过强健的生产基础设施加速新方案部署。这使其能有效满足新兴AI与HPC市场对高密度异质整合的迫切需求,巩固先进封装与系统整合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
004825f12c6976.png 0048257b0b644f.png
台积电CoWoS-L技术解析:整合硅桥接、电源管理与深沟电容的新世代先进封装
台积电CoWoS-L(局部硅互连晶圆级封装)技术作为3DFabric®平台战略核心,专为满足HPC与AI应用对高带宽、低延迟、优异供电与热管理的严苛需求。相较传统CoWoS-S方案,CoWoS-L在材料技术与元件整合实现突破,导入LSI(局部硅互连)、IVR(整合式电压调节器)与eTDC(嵌入式深沟电容)等关键模组,显著提升系统效能与可靠性。
004825e0de218a.png
核心技术元件功能
1.LSI(局部硅互连)
微型硅桥接结构,在异质芯片(如SoC与HBM)间建立高密度短距信号连接。通过多层金属堆叠降低信号延迟与传输功耗,提升系统带宽,支持高I/O密度模组化设计,是理想的高带宽异质整合平台。
2.IVR(整合式电压调节器)
封装内嵌电压调节单元,直接向运算芯片提供稳定快速电源。显著缩短供电路径,降低寄生阻抗与能量损耗,有效抑制电压噪声与压降,提升重载运算下的供电完整性与能效。
3.eTDC(嵌入式深沟电容)
高密度电容结构贴近负载端,快速吸收瞬态事件并抑制电压波动,提升高频切换与大电流需求下的芯片稳定性。
4.模封材料
采用先进模封化合物,优化导热性、机械强度与低热膨胀系数(CTE),确保LSI、IVR等精密元件在热循环与机械应力下的长期可靠性,同时降低封装翘曲风险。
5.光引擎
当前光引擎主要作为高速信号传输介面,实现GPU、HBM等高频宽元件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现行技术路线中,光引擎配置于印刷电路板(PCB),GPU与HBM产生的电信号需经硅中介层传送至PCB端进行电光转换。
然而,此架构存在固有局限:
• 硅中介层至PCB的电信号传输增加路径长度,导致信号损耗与功耗上升
• 光电转换点远离芯片限制系统能效与带宽密度提升
因此台积电未来目标是将光引擎直接整合至中介层(Optical Engine on Interposer),实现真正近芯片级光互连。架构革新带来关键优势:
• 缩短电信号路径,显著降低损耗与延迟
• 提升电光转换效率
• 实现更高互连带宽与更低整体功耗
CoWoS-L系统级优势
通过整合硅桥接、嵌入式电源管理与深沟电容技术,CoWoS-L显著提升芯片互连带宽与效能密度,同时优化供电完整性与热设计。这种高效低功耗解决方案特别适用于大型AI训练系统、超级电脑、高端数据中心服务器与新兴异质整合架构。
随着AI与HPC应用持续追求极致带宽、严苛能效与绝对可靠性,CoWoS-L不仅代表封装技术进步,更是次世代高效能系统的关键使能技术。伴随2纳米与1.4纳米等先进节点问世,CoWoS-L将在推动超大规模运算平台升级浪潮中发挥关键作用。
004826a8b30d13.png
先进制程产能预测图表显示,为满足节能运算需求,晶圆产量将以20%年复合成长率稳定增长。柱状图追踪2021至2025年产能扩展(以12吋等效晶圆计),呈现7纳米(绿)、5纳米(黄)、3纳米(红)制程贡献度,以及2025年导入的2纳米(蓝)技术。此成长轨迹体现台积电推进半导体技术、支持AI与HPC驱动的次世代高效能应用的坚定承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dy

467

主题

334

回帖

495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