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2011年坚守至今,只想做存粹的技术论坛。  由于网站在外面,点击附件后要很长世间才弹出下载,请耐心等待,勿重复点击不要用Edge和IE浏览器下载,否则提示不安全下载不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2|回复: 0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区域巡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424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032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明星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特殊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3-3-29 0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民营经济调查报告区域巡诊
  日前,本报记者就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共向主城、两翼、渝西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602份,收回有效问卷513份。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企业经营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政策环境;45.33%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应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并贯彻执行。
  从此次发放的调查问卷来看,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人员,两者总数约七成。
  从调查来看,有九成称自己身边有从事民营企业工作人员,这说明调查对象还是对民营企业比较熟悉,其中七成多调查者认为了解较多的民营企业经营模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一般有限公司。
  调查显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创新经营模式。
  此外,调查还反映了:有多种原因包括人民币升值,致使出口企业贸易减少;政府政策扶持较少;土地租金越趋昂贵;新劳动法导致劳动成本的提高;物流成本过高;企业税收压力大;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经营模式;很多行业不能进入等等。
  主城篇
  要规模更要效益
  科技和管理创新是出路
  本报记者 吴刚
  核心优势:人力和资本的集聚能力较强,科研能力相对较强
  主要问题:综合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率大幅下降
  近两万人的大公司,30多亿的年销售收入,2011年利润却不足一个亿。以室内外门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重庆美心集团,面临公司创建近30年来的最大生存危机。
  无独有偶。记者从近日力帆集团召开的经销商大会上获悉,最近5年来,摩托车制造行业平均利润率保持在3%-5%之间,但2011年,随着制造业综合成本的上升,该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降至1.5%左右。
  这只是我市主城大型民企遭遇生存与发展困境的两个缩影。
  在地域分布上,我市大型民企主要集中于主城。在我市独有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化格局中,主城9区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0.29%,但地区生产总值却占了全市的45.73%。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鸣剑认为,主城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更高,但对于人力和资本的集聚能力较强,科研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主城的民企尤其是大型民企,未来的出路不在于乱铺摊子、瞎上规模,而是走向精细化,向质量要效益,它们应该成为我市民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排头兵。
  和王鸣剑的想法一致,美心董事长夏明宪开出了一剂药方:从产品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到成本管控和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他把这场改革命名为“美心二造”。
  按照既定的“美心二造”方案,目前,美心集团已成立了一个指导改革的统筹部门整顿办。该部门拥有总经办和总厂办的统管权力,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权利。另外,美心还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控,目的是观察生产流程是否可以简化,以便于及时调整等。
  和美心的做法有些类似,力帆开始调整品牌定位,旗下摩托车品牌“轰轰烈”,由此前的面向一般大众,调整为重点面向男性,其目的是在越来越细分的摩托车市场中寻找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在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和大型民企的动作一致,为了把主城的比较优势转化成生产力,我市主城各区的做法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引导民营经济向科技型、规模型、效益型方向发展。
  以南岸区为例,2011年,该区共拿出267万元对民企的产品研发进行补助。财政补助点燃企业自主创新热情,2011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经费15.76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25%,民企获得科技进步奖35项。
  渝西篇
  要“抱团”更要不“打架”
  明确定位是王道
  通讯员 阳炆杉
  核心优势: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地,装备制造业基础良好
  主要问题:单纯追求快速的产业集聚,而忽略了集聚产业的优化
  秀山人张德宏,在永川经营齿轮厂10年有余。
  正如张德宏所说,渝西地区发展民营经济,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渝西位于成渝经济区的腹地,可同时承接重庆主城区和成都经济的辐射。成渝、渝黔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与水路、铁路共同构建起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一小时主城,三小时成都”的半径优势丝毫没有夸张。
  2011年,永川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2.3亿元,占全区GDP的70%;璧山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占该县GDP的65.4%……渝西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主城,但又远高于两翼,稳稳地站上了我市民企发展格局的“第二梯队”。
  在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蒋平看来,渝西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还得益于其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渝西国企改革,特别是军工国企改革的深入,一部分有技术的工人被迫流入社会,渝西的"摩帮"开始兴起。”蒋平表示,装备制造业是渝西地区民营经济的特色产业,也是优势产业。
  除此之外,渝西民营经济在农业方面的表现也毫不逊色。荣昌、大足、永川畜牧资源丰富,潼南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近10多万亩。
  纵然优势明显,但渝西的民营经济走得并非顺风顺水。
  随着市场化脚步的加快,渝西地区民企的目光也由本土逐渐转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从本世纪开始,璧山的“西部鞋都”,永川的“西部义乌”,大足的“西部五金之都”,合川的“西部农机之城”……频频出现在地方政府的宣传语上,相应的土地、财税等配套优惠政策也先后摆上台面。正是此举,对当地传统民营经济的产业集聚,起到了很好的指引效果。
  “产业集聚原本是完善区域产业链条、推动地方经济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单纯追求快速的产业集聚,而忽略了集聚产业的优化,效果则适得其反。”西南区域产业研究院副主任梅永琴表示。
  渝西地区初期的产业集聚正陷入类似怪圈。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区县靠着扶持政策,聚集了大批某产业的中小企业作坊,却没有太多“产业化”的影子;该产业的一些大型企业,利润来源却不是产品,而是经营土地和厂房。
  此外,笔者还从渝西的一家汽摩配件厂了解到,当地的产业集聚不仅没有推动企业的“抱团发展”,反而引起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该企业原本单件利润在300元左右的产品,降至30元,此举直接导致基础相对更薄的业内企业纷纷倒闭。
  据分析,行业内企业抱不起团的原因,在于集聚的企业都是属于上游初加工配套企业,规模有限,技术含量也不高。不仅抱不起团,反而为争下游订单打起了价格战。
  梅永琴认为,渝西民营经济要想突破发展怪圈,在不断壮大特色经济的同时(譬如荣昌猪),还必须找到新的符合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增长点。
  “2016年,重庆IT产值将破万亿元大关,IT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纷至沓来的IT巨头使重庆原本拥挤的土地空间更显捉襟见肘,随便一家大企业,就能把当初规划的土地全部"吃"完。”市经信委总工程师赵刚的一番话,即点中了渝西现有产业的死穴,也点明了渝西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步成为璧山、永川、合川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以前我们总在想当主角,却屡屡失败。既然搞独立的产业不是区县的强项,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安心的扮演配角呢?”渝西某区县经信委负责人坦言,现在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时代,区域中每个城市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这也是一种区域“抱团”意识的体现。
  两翼篇
  有差距也有机遇
  有序竞争、重视环保是前提
  本报记者 胡勇 夏元 实习生 边璐
  核心优势: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人力供应相对充足
  主要问题:产业关联度不高,没有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政府不够重视
  2009年初,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万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凭借政策优势,两翼地区的民企似乎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一跃千里。而现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区域差距在拉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两翼是全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以渝东南的民族地区为例,2007年,该地区“一区五县(自治县)”实现GDP229.57亿元,仅相当于全市GDP的5.58%。
  在黔江区统战部副部长万继文看来,两翼区县的工业经济非常弱小,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是在低水平上的高增长。从投资来源看,主要是国有单位投资;而投资重点主要是高速公路、机场、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壮大民营经济,是缩小两翼地区与主城、渝西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两翼地区的民企却不怎么“给力”。
  “近几年,两翼的民企与主城和渝西相比,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万继文说。
  市社科院研究员田丰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两翼地区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产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同时,与其他区域相比,两翼民企产品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缺少深加工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最关键的是,大部分民企缺少人才,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太强的核心竞争力。”田丰伦说。
  同时,一些区县园区起步晚,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要求,致使很多工业园不能满负荷生产。
  此外,“一些干部仍有"重国企轻民企"的理念,”万继文说,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宣传不够,执行力度不够,“思想上的障碍,比任何阻力都大”。
  产业转移是机会
  “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主城企业向区县园区环保搬迁已成定式。”万州区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库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近500万人,加上移民搬迁中数千家企业关停破转后下岗的技术工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库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忠县就是的一个例子。2000年,山东黑豹集团响应中央对口支援库区号召,与忠县忠州水轮机厂合资组建重庆黑豹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但由于缺乏后续资金,生产受阻,黑豹集团撤回山东。
  2002年底,忠县民企云河集团收购忠州水轮机厂。在盘活这家破产企业后,忠县人重新萌发了造车梦,找到黑豹集团“再续前缘”。
  黑豹集团再次产业转移到忠县,与云河集团签订合作建设汽车项目协议,组建重庆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同时,忠县还抓住对口支援的机遇,又引进了山东济南重汽集团与云河集团合作,组建了中国重汽(000951,股吧)重庆云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生产专用重型汽车。
  这两个汽车品牌的落户,为忠县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并以此催生出一大批民营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蒋平认为,东部产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不仅伴随着大量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同时也伴随着其他无形生产要素的进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弥补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稀缺生产要素的不足,为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蒋平也提醒,近年来,为吸引产业转移,各地纷纷出台土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部分地方甚至以土地成本价以下的价格进行招商。这样的恶性竞争的压价方式,并没有带来太多好项目,而是导致一批产业层次较低、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落户,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他认为,两翼区县绝不能因为本地区民营经济基础薄弱,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放宽原则,要坚决防止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t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每日签到,有金币领取。


Copyright ©2011-2024 NTpcb.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NTpcb)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NTpcb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 闽ICP备2024076463号-1 ) 论坛技术支持QQ群171867948 ,论坛问题,充值问题请联系QQ1308068381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