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与启示
经过30年经济发展的长波,浙江正在越过高速经济增长的拐点,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由此进入了以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兼并收购为主题的发展新阶段。当前,浙江企业转型升级面临五方面的瓶颈:一是创新突破能力薄弱,二是区域转型升级所需关键资源要素缺失,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所需高端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四是政府政策引导不清晰,五是体制约束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流动。
然而,严峻的挑战亦是重大的更新发展机遇,走在市场经济前列的浙江,又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突破发展瓶颈、逆势而上的优势企业。一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又充满智慧的健康力量正在踏实地崛起。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
成功经验
总结起来,浙江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主要有五种破除瓶颈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优势资源整合”突破资源要素稀缺瓶颈。大中型制造企业通过与外部伙伴进行“资源对接”,取长补短。一是借助“海外并购”,积极获取核心技术,走“立足浙江——跳出浙江——海外并购——转型升级”的路径,如台州吉利收购瑞典最大公司沃尔沃、宁波海天收购德国领先注塑机公司查飞亚、杭州富丽达收购加拿大三大特种溶解浆生产商之一纽西尔、杭州机床集团收购欧洲四大磨床制造企业之一abaz&b;二是借助“合资联盟”,获取先进技术,走“立足浙江——合资/战略联盟——转型升级”的路径,如杭州西子与美国奥的斯合资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和世界最先进的电梯技术;三是发展“总部经济”,将制造基地外迁至省外或境外,对接外部优势生产资源,但将研发设计和运营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保留在省内,走“立足浙江——做大研发/服务的高端协同创新——转移制造——转型升级”的路径,如杭州吉利、宁波奥克斯、温州奥康、宁波海天等企业纷纷在中西部地区新建生产基地,甚至东南亚国家,将总部或研发中心留在浙江省内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高端资源开展协同创新。
第二,以“创意驱动”突破创新能力瓶颈。传统制造企业为摆脱同质化、低成本竞争陷阱,整合创意产业,实施“差异化”战略进行转型升级,走“立足传统产业——工艺/产品升级——创新创意升级”的路径,如杭州万事利走“面料—礼品—装潢—艺术品”的产品发展路径,成为丝绸行业领导者;嵊州巴贝走“面料—领带—装饰—高档服装”的产品发展路径,成为服饰行业重要品牌;宁波贝发走“笔—办公笔—礼品笔—环保笔”的产品发展路径,成为制笔第一品牌;杭州娃哈哈走“饮用水—功能饮品—文化饮品”的产品发展路径,成为饮料行业第一;杭州运达自主研发风电技术,成功开发出世界先进的竹桨叶风电机组。
第三,以“工贸虚实联动”整合市场资源配置。小微型制造企业,走“分工协作——工贸联动——虚实联动——转型升级”的路径,在特定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的格局,并在区域内进行精密的产业分工,同时配套规模化的专业市场,结合基于电子商务的虚拟生产和营销模式。整个区域既获得了专业化分工的效益,也因企业的集聚和市场的高效运作而降低交易费用,同时运用电子商务克服资源配置零散的劣势,最终获取低成本优势。如温州鞋业集群(鞋底—乐清白石鞋底生产基地;鞋饰—永嘉黄田鞋饰生产基地;鞋料—河通桥鞋料市场;皮革—温州生皮市场;鞋机—瓯北皮革机械市场;整鞋—阿里巴巴淘宝网上商城)。
第四,以“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服务提升价值。通过制造企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业企业从资本、物流、渠道、研发等多方面为浙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高度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产业链上的多向互动,走“打破传统单向式制造/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转型升级”的路径。如杭氧集团从制氧机制造向气体服务的延伸,阿里巴巴的生产型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传化的第四方物流平台,桐庐民营快递的信息化物流服务,浙江物产的供应链管理和服务,浙商银行、泰隆银行的小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服务,浙商创投的私募股权投资(PE)服务,天堂硅谷、浙江大学创业投资、赛伯乐等风险投资(VC)服务,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的研发到产业化一条龙服务等。
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
政策建议
受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的启发,我想从政策层面进一步提出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五点建议:
第一,在集群中创建中央研发区、中央服务区两大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现代产业高端平台。一要创建集群中央研发区(CRD),定位于成为块状经济发展的技术和创意中枢,成为知识创新的示范区,集聚大批专业研发和创意企业,为创业企业孵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各集群中建立一批“集群设计研究院”、“集群工业设计核心园区”等,为不同的集群提供专业化的智力支持。二要创建集群中央服务区(CSD),定位于成为块状经济的现代产业发展服务平台,集聚大批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例如在各集群中建立一批“集群中小企业银行”,对接浙江中小企业专业制造优势与发达民间资本优势,解决融资难问题。
第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槃”式转型升级,助其重生腾飞。要为传统产业插上“一双翅膀”,用“网络化”和“金融资本”这双翅膀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装上“创新大脑”,引导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添上“品牌羽毛”,引导企业积极创立自主品牌。
第三,大力培育“实业强省”的文化氛围,在全省形成“重视实体经济、崇尚实业英雄”的文化理念。既要加强媒体宣传,又要通过诸如“浙商实业英雄大会”、产品擂台赛、工业设计大奖赛等形式,推广“实体经济”文化。
第四,因地制宜,在集群中建立多层次技术和管理拔尖人才遴选体系,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高端需求。一要建立“集群大学”,培养针对集群转型升级实际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二要改革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方式。借鉴日本、韩国职业教育经验,由大型企业与职校进行联合培养,培养具备自主设计、精密加工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工人。三要创新职业技术人才就业平台。效仿日韩等国家的推广方式,组织创新解决方案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奖者给予重奖以及新闻媒体宣传,既可让企业在赛事中择优录人,也利于营造全民关注实业的氛围。四要健全现代企业人才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实现从“资本运作”向“智本运作”的转变。
第五,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政府的转型升级。抓好“顶层设计”型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方面,是目前支持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要明确政策导向。在土地使用税方面根据亩均产值采用高征再返的方式;在水价和地价等方面实施阶梯式收费政策,全面推行高征高奖政策;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制定更为严格和更为广泛的产业淘汰目录。二要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鼓励并奖励土地的二次开发,鼓励企业间重组并给予增值税收减免,形成企业重组交易的保障机制;形成土地的退出机制,可以实施政府赎买政策。三要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政府应积极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如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政府牵头推动企业债的发行,鼓励要素在企业间自由流动;政府服务要做到阳光透明,快捷有效。四要打破行政体制限制。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型,根据城市群统一规划用地,为发展重大项目创造条件;坚持“抓大放小,以大带小”,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和集聚,集中财政资金扶持战略性龙头骨干企业,并通过其带动整个配套产业群的转型升级,由大企业单打独斗变为“战略大企业群”的兵团作战。
在当前浙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浙江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当主动抢占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先机,坚持体制机制改革,明晰政策导向,积极打破行政区隔和要素壁垒,努力实现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重点区域集聚;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创新、激活民间资本的金融体制改革、针对现实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务实的文化理念倡导等诸方面的对接配置和联动转型,形成新的创新驱动型企业生态环境,坚定地将市场经济做深、做透,再创市场经济中的先发优势。</t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