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就是通过iPhone把虚拟SIM卡写入到Apple Watch Series 3的过程,等于两部设备是“子母号”的映射关系。整个配对完成之后,就可以用Apple Watch打电话了,其实通话的体验以及效果,和之前连接iPhone通话完全一样,只是反应速度快了很多,因为不用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iPhone拨号了。不过需要注意一点,Apple Watch通话只能免提,想要隐私的话可以戴上类似于AirPods之类的蓝牙耳机。
那么“双卡双待”如何实现呢?如果你还有第二个号码且不想再多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绑定之后把第二个号码插到这部iPhone当中,或者原本和Apple Watch Series 3绑定的iPhone就不带了,这样搭配的效果就是,你只需要一部iPhone+一块Apple Watch Series 3,就能达到双卡双待的目的。
不过这种操作有一点需要注意,最好还是保持iPhone与Apple Watch的同步关系,毕竟有些功能手表还是需要手机来同步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要问了,既然可以“曲线”实现双卡双待功能,为啥还要兜这么大一个圈子呢。其实苹果的初衷还是用户体验至上的:虽然Apple Watch Series 3具备电话以及网络功能,但是当手表检测到iPhone在蓝牙范围内,那么还是会优先使用蓝牙的,同理WiFi的优先级也是高于蜂窝网络的,只有当前两种无线通讯方式都无法连接时,才会启用Apple Watch自身的蜂窝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续航需要。
举个例子,当你的Apple Watch Series 3与iPhone保持蓝牙连接时,呼入的电话虽然可以用Apple Watch接听,但这个时候其实是iPhone在接听电话并通过蓝牙同步到Apple Watch的(如果iPhone和手表都开机,来电时二者会同时响铃),就像前两代通话那样;如果Apple Watch能够连入公司或者家里的WiFi,那么发微信这件事也是通过WiFi而不是蜂窝网络。所以苹果还是希望Apple Watch能够与iPhone保持同步关系,这样的体验会更好一些。
不管怎么说,现在iPhone用户终于可以不用再带两部手机出门了,Apple Watch完全可以担负起通话任务,那个作为通话备机的iPhone可以彻底休息了,不知道这种应用场景在不在苹果的意料之中。
不过在申请虚拟SIM卡服务时要注意一点,这项服务是按照省份分批开通的,比如目前中国联通的这项服务只开通了上海、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天津这几个省或直辖市,如果你的号码归属地不在此之列,要么耐心等着,要么去开通的省份办一张当地的号码,但我们还是可以期待更多的省份后续相继开通这项服务,毕竟这是个大趋势。
什么场景需要用手表来打电话?
虽然现在打电话的场景越来越少,人们都进入了静默交流模式,但有些事情还真是只有电话才能说清楚。
首当其冲的场景就是运动了,前两代Apple Watch之所以不能完全摆脱iPhone的束缚,主要就是运动时你不敢不带手机,哪怕只是一小会儿,但是身上带个iPhone还怎么运动?
而Apple Watch Series 3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戴着它上山下海都不用担心错失电话,而且类似于游泳、冲浪、划船这种水上运动就更是Apple Watch的优势了,只要不是深潜就都能收到信号。
而像公路自行车这种运动在携带重量上向来是能省则省,所以一般都不带手机,但是Apple Watch就可以放心带了,关键时刻还能通话救命呢。
紧随其后的就是开车或者双手都被占用这种不方便的场景,再也不用脖子夹着手机打电话了,也不用看见前面有警察就赶快藏手机了,不过要提醒一下的是,今后坐飞机,除了要关掉手机还要自觉关掉Apple Watch Series 3……(忽然顿悟为啥表冠设计成红色了,原来是为了提醒空姐)
还有一种场景就是办公超人,那种需要一边打电话一边敲键盘的情况别说你们没遇到过,最典型的就是要记个手机号码。
以上几种情况Apple Watch的通话效果可能比iPhone更好,因为姿势的关系手表离嘴更近,通话声音更清晰。
使用习惯上的彻底转变
前两代Apple Watch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那就是很多操作要到iPhone上去执行,比如说每次坐越洋航班,落地以后你无法在Apple Watch上看到当地气温,甚至双时区的切换也不行,因为这些信息都要来自iPhone的同步,iPhone不开机,你的手表就还停留在起飞前的状态,这种使用逻辑随着Apple Watch Series 3的发布一去不返了。
天气、时间、地图、股市、邮件等信息都可以由Apple Watch Series 3自己的蜂窝网络获取了,不用再等待iPhone的同步,意味着反应速度更快。
苹果这次没有公布Apple Watch Series 3的待机时间,不过据了解依然是前两代的18小时标准,但有个前提,就是你别用它整天煲电话粥,那样估计坚持不了几个小时。
我的测试是这样的,断开与iPhone的蓝牙连接,同时关掉周围的WiFi网络,在只依赖蜂窝网络的情况下,一小时之内通话5分钟,听歌10分钟,开启运动和心率监测,期间十几次点亮屏幕查看时间或其他信息,一小时之后电量剩余88%。这已经属于高强度使用了,在全天当中你不可能始终保持这个频率来使用Apple Watch,于是我尝试在第二个小时完全不去点亮屏幕,只有偶尔的后台推送,一小时之后发现电量仍然是88%,所以在这种波峰、波谷似的正常使用频率之下,我这块Apple Watch Series 3坚持了17个小时。
Apple Watch就像一个迅速成长的孩子,从第一代事事都要依赖iPhone,到第二代核心App可以独立运行,再到这一代具备蜂窝网络功能,可以说是彻底走出了iPhone的影子而长大成人了。
老实说我之前对Apple Watch Series 3是有担心的,一款智能手表到底需不需要通话功能?这事没有人能说得清,必须自己亲自用过之后才知道。而Apple Watch Series 3的这个成长轨迹,对于萎靡不振的穿戴设备的发展,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三代Apple Watch的演进背后其实是技术的飞跃,独立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自己的翅膀变硬,而蜂窝网络功能的加入就正说明Apple Watch在技术上的成熟,虚拟SIM卡+屏幕整合天线+电池续航三者合一才保证了通话和网络功能的流畅体验。
最后说一下个人的预测,能打电话的Apple Watch对很多人有着致命吸引力,解决双卡双待的刚需还真不是一句空话,不用说从未买过Apple Watch的用户,就算是前两代产品的拥有者,也很难说不为这个重大功能的加入而动心。
Apple Watch经过三代的发展已经牢牢占领了手腕,很难有其他设备可以对它构成威胁,我们反倒是要思考一代Apple Watch发布时曾经讨论过的一种未来:智能手表会不会是手机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