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2011年坚守至今,只想做存粹的技术论坛。  由于网站在外面,点击附件后要很长世间才弹出下载,请耐心等待,勿重复点击不要用Edge和IE浏览器下载,否则提示不安全下载不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零组件/半导体] 为什么28nm制程中,MG先长poly再去掉,替换为金属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19:06
  • 签到天数: 76 天

    [LV.6]常住居民II

    1584

    主题

    399

    回帖

    1526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25-5-25 23: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28nm制程中,先沉积多晶硅(poly)作为栅极材料,随后在特定步骤中去除并替换为铝(或其他金属)的工艺,主要与高温工艺兼容性、材料特性优化及工艺顺序控制有关。以下是详细的技术原因和流程解释:

    1. 高温工艺兼容性

    在CMOS制造中,源漏区的离子注入和高温退火是关键步骤(通常超过1000°C)。多晶硅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稳定性,而金属(如铝)在高温下容易发生扩散、氧化或与衬底材料反应,导致器件失效。

    - 临时多晶硅栅的作用:先用多晶硅形成栅极结构,完成所有高温步骤(如退火激活掺杂剂),再移除多晶硅并替换为金属栅,可避免金属在高温中劣化。

    - 金属栅的局限性:铝的熔点较低(约660°C),无法承受高温退火,因此必须推迟金属栅的形成至高温步骤之后。

    2. High-K金属栅(HKMG)技术的需求

    28nm节点广泛采用High-K介质+金属栅(HKMG)技术,以替代传统的二氧化硅+多晶硅栅,解决漏电流和栅极电阻问题。

    - High-K介质集成:High-K材料(如HfO₂)需与金属栅匹配以实现低功耗,但High-K/金属界面在高温下易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器件性能。因此,需在低温阶段完成金属栅沉积。

    - 后栅(Gate-Last)工艺:HKMG常采用后栅工艺(如Intel的“替换栅”流程),即先以多晶硅栅完成器件基本结构,再蚀刻移除多晶硅,最后填充金属栅和High-K介质。

    3. 工艺顺序与图形化控制

    - 多晶硅的刻蚀优势:多晶硅的刻蚀工艺成熟且易于控制,能形成精细的栅极图形。金属(如铝)的刻蚀难度较大,尤其是对纳米级线宽的控制。
    - 避免金属污染:若直接使用金属栅,在后续的源漏注入和退火过程中,金属可能扩散到硅衬底,引入缺陷或污染。

    4. 性能优化

    - 电阻与电子迁移率:金属栅(如铝或更常见的TiN/TaN)的电阻远低于多晶硅,可降低栅极延迟,提升器件速度。
    - 功函数调控:金属栅的功函数可通过材料选择(如N型用TiN,P型用TaN)精确匹配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优化功耗与性能。

    总结

    28nm制程中先长poly再替换为金属的核心原因在于:  
    1. 多晶硅耐受高温工艺,金属则无法;  
    2. 后栅工艺(HKMG)需分离高温步骤与金属沉积;  
    3. 优化器件性能(电阻、功函数匹配)。  
    这一流程平衡了材料特性、工艺复杂度与性能需求,是先进制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每日签到,有金币领取。


    Copyright ©2011-2024 NTpcb.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NTpcb)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NTpcb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 闽ICP备2024076463号-1 ) 论坛技术支持QQ群171867948 ,论坛问题,充值问题请联系QQ1308068381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