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组件/半导体]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Cs-Corrected TEM)

[复制链接]
查看7 | 回复0 | 昨天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球差电镜的类型

由于TEM分为普通的TEM和用于精细结构成像的STEM,所以球差电镜根据其校正器的安装位置和功能模式,主要分为AC-TEM 和AC-STEM以下两类:1.物镜球差校正透射电镜(AC-TEM)校正器安装在物镜位置,适用于传统透射模式(TEM)。通过消除物镜球差,显著提高相位衬度分辨率,适用于高分辨晶格成像和原位动态观察1213。2.聚光镜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AC-STEM)校正器位于聚光镜位置,适用于扫描透射模式(STEM)。结合高角环形暗场(HAADF)探测器,可实现原子序数衬度(Z衬度)成像,精准定位不同元素的原子位置1213。3.双球差校正器电镜同时配备物镜和聚光镜校正器,可灵活切换成像模式,支持更复杂的原位实验(如加热、拉伸等)。

成像原理与球差校正技术

球面像差的成因
球差电镜的成像原理与传统TEM相似,但引入了球差校正装置。电子束从电子枪发射后,经过电磁透镜聚焦到样品上。在样品中,电子与原子相互作用,产生散射电子。这些散射电子经过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的放大后,形成最终的图像。球差校正装置通过精确调制电子束,抵消球面像差的影响,从而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传统TEM的分辨率受限于公式 0.43 × Cs^(1/4) × λ^(3/4)(Cs为球差系数,λ为电子波长)。电磁透镜的球差源于其边缘区域对电子的偏折作用强于中心区域,导致离轴电子与近轴电子无法聚焦于同一平面,形成弥散斑,限制分辨率(传统TEM分辨率约为1-2 Å)。
校正技术
通过引入多极磁透镜(如六极或四极校正器),产生与主透镜相反的像差,抵消球差效应。例如:
● 硬件校正:在物镜或聚光镜附近安装动态调节的校正器,实时优化电子束路径。
● 软件辅助:结合自适应算法和电子全息术,精确测量并调整校正参数。
分辨率突破
球差校正后,电镜分辨率可达0.5 Å以下,甚至达到0.06 nm,能够直接观测单原子层结构,如石墨烯中的碳原子空位。
低电压成像
80 kV加速电压下仍保持高分辨率,减少对生物样品或二维材料的损伤。

233921df1a37f3.png
Schematic diagram of Cs-TEM without Cs-corrected (left side) ,with Cs-corrected (right side)



与其他电镜技术的对比

233922f437836b.png


应用领域

材料科学纳米材料:观察纳米颗粒形貌、晶界缺陷。催化剂:揭示活性位点的原子排布,助力高效催化剂设计。能源材料:分析锂电池电极的锂离子迁移路径,优化电池寿命。生物医学冷冻电镜技术:结合球差校正,解析病毒蛋白复合体近原子结构(例如果蝇Dicer-2蛋白复合物研究)。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线粒体、髓鞘等亚细胞器,推动疾病机制研究。半导体与器件缺陷分析:定位芯片中的原子级缺陷,提升器件性能
23392273d08c65.png

Interface of Silicon {Corrected VS Uncorrected}

市场现状与国产化进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球差透射电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全球主要厂商如JEOL、FEI、Hitachi等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升级,以满足科研和工业领域的需求。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2024年底,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场发射透射电镜TH-F120(“太行”)实现量产,加速电压达120 kV,可观察原子排列和生物大分子结构,打破进口依赖。● 双球差校正电镜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国内企业将加速技术迭代,抢占高端市场。

未来展望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通过突破传统透镜的物理极限,成为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眼睛”,更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里程碑。

尽管面临高成本、操作复杂等挑战,但其在原子尺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使其在材料设计、生物医学和能源革命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辅助成像和原位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球差电镜正朝着“一键式操作”和智能数据分析方向发展。同时,国产设备的崛起将推动成本下降,使更多实验室受益于这一“原子尺度之眼”,为材料设计、药物开发等领域注入新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dy

112

主题

307

回帖

397

积分

二级逆天

积分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