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换CEO、关税、市场下滑等诸多影响下,从2023年举办第一届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以来,英特尔首次将大会延迟两个月召开。虽然前段时间坊间一直传闻英特尔打算分拆代工业务,轻装上阵,不过新任CEO对代工业务的态度仍然坚定,并将其称为“核心业务”。既然并不打算放弃代工业务,那么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自然还得开下去,新任CEO陈立武也在此次活动中亮相,并且作为主讲者介绍了英特尔目前在晶圆厂代工项目上的进展。
图源:英特尔作为一个技术派CEO,陈立武上台后以铁血手腕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近两万人的裁员计划、每个员工每周必须在办公室工作四天、精简内部行政流程以及减少不必要的会议等,同时加快推进英特尔的技术研发进度,基本延续了前代CEO的做法。对于深陷危机的英特尔来说,代工业务和下一代制程工艺,能否成为翻盘的机会呢?Intel 14A工艺终迎进展从2023年开始,英特尔就在第一届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提到了还在研发中的14A工艺,作为业界首个大规模采用ASML高数值孔径极紫外(High-NAEUV)光刻设备的工艺制程,据称将确保英特尔再次取得制程领先。
图源:英特尔此外,英特尔还将引入PowerDirect,这是在20A工艺上使用的PowerVia的进阶版背面供电方案,对比传统的FinFET供电方案,新方案能够带来更稳定、高效的供电,同时显著降低电压损耗。
简单来说,PowerDirect可以让芯片以更高的主频稳定运行,带来更高的性能,并且也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在高负载状态下芯片温度会比旧一代工艺明显降低,使其在移动端平台更具优势。虽然台积电也有类似的技术(SPR),但是量产时间仍然晚于英特尔,从目前已公布的技术方案来看,英特尔的14A显然要领先于台积电的A14,而且还将比台积电早一年实现量产。如果英特尔的14A工艺可以按计划完成,那么将在代工领域取得对台积电的优势,不仅使其有望在工艺上再次领先AMD(AMD目前处理器均由台积电代工),同时也可以对台积电主导的先进制程代工市场造成冲击。别的不说,同为美国半导体企业的英伟达(也是台积电的大主顾)肯定会对14A工艺有极大兴趣。在前两届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上,英特尔的14A工艺都还处于PPT状态,今年则是已经进入前瞻开发状态,据英特尔透露已经有部分芯片厂商与英特尔进行接触,讨论如何基于14A工艺设计芯片。不过从英特尔给出的计划来看,14A的最快量产还要等到2027年,也就是两年后,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有点遥远的。
图源:英特尔 Intel版“X3D”也来了那就来聊聊更近一些的事情吧,比如英特尔版的“X3D”处理器。据介绍,支持 Foveros Direct 3D技术的18A-PT 版本已经处于开发状态,从技术节点来看18A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量产,那么18A-PT估计最早今年,最晚明年就能和大家见面了。
Foveros Direct 3D有什么用?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可以在不扩大芯片面积的情况下进行多层芯片堆叠。AMD在三年前发布了第一代X3D芯片的缓存模块就采用了类似的技术,然后凭借翻倍的缓存,在单核性能不如英特尔的情况下,实现了游戏性能上的反超。时至今日,AMD的X3D芯片已经来到第三代,最强游戏处理器的称号也早已易主,英特尔迫切需要类似的技术来拉近与AMD的差距,而FoverosDirect 3D除了可以进行缓存堆叠外,还能进行NPU等模块的堆叠,根据需求对芯片的性能进行调整,更适应未来的芯片市场。不过我也非常好奇,Foveros Direct 3D能否解决AMD 3D缓存技术的积热问题?更详细的数据估计还得等待英特尔的进一步公开。身处风暴眼的英特尔在2025 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上,英特尔CEO陈立武屡次强调晶圆代工业务不仅要做,而且优先级将比以前更高。考虑到代工业务在过去4年里足足花了英特尔900亿美元(截至美国时间4月30日,英特尔市值为863.46亿美元),这个业务也确实可以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