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hdy 于 2025-5-11 00:53 编辑
今天聊聊像素数量的话题。2025年许多手机都有2亿像素了,相机上最常见的却还是2000万到6000万之间的像素,能达到亿级像素的相机比较少。
很多新手小白经常会认为“像素越高,照片越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照片的质量与像素的关系不大,有时候太高的像素反而会降低成像质量。
01高像素不等于高清晰度想要拍到清晰度高的照片,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相机要捕捉到清晰的影像,这依赖于好的镜头和传感器。 ②相机用足够多的像素方格“画”出捕捉到的影像。
👉 清晰的影像,用不同像素展示
02提高像素能否提高清晰度如果是前期拍摄时,提高相机的像素,是可以提高清晰度的。只要镜头给的光线足够清晰,传感器处理足够优秀,理论上像素越高,照片就越细腻,清晰度也越高。
用ps增加像素数量,很难提高清晰度,因为后期增加像素的原理是“插值计算”,根据周围像素的颜色,推测出新增像素的颜色,推测结果与物体原貌会有偏差。
简单理解,拍照时相机知道这个东西长啥样,后期调整时ps不知道这个东西长啥样,只能靠猜。
👉 左边是的模糊图片,右边是用ps提高像素后的样子
03高像素可以保留更多细节
当你放大图像查看时,高像素可以展现出更多细节,而低像素稍微一放大就能看到像素方格了。
👉 像素不同,放大同样的倍数 👉 继续放大 高像素拥有更大的放大能力,就可以带来两个好处:
第一,裁剪更加灵活。 如果你想裁剪照片调整构图,高像素裁掉一点,仍然很清晰。但是低像素稍微一裁,就容易看到像素格。
第二,更大的印刷尺寸。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清晰度,一般会有印刷分辨率(dpi)要求。关于印刷像素与分辨率要求,记住一个规律,观看距离越近,对分辨率的要求就越高。
04高像素带来的挑战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高像素不代表高清晰度,因为清晰度受镜头、传感器等因素影响。
如果镜头和传感器足够优秀,能否无限提高像素数量,从而保留更多细节呢?
答案是不行,因为像素过高,反而会拉低画质。 在一定的空间里,像素数量越多,单个像素的体积就会越小。
单个像素受光面积减小,导致有效光子信号减少,造成信噪比下降,也就是噪点的强度会升高,从而使成像质量降低。
单个像素的满阱容量减小,也就是能最大能容纳的电子数减小,从而导致宽容度降低,高光区域容易过曝。
目前手机中的旗舰传感器代表,如索尼LYT900,有着1英寸大底5000万像素,单个像素为1.6微米,在手机中属于第一梯队。
相机中的旗舰传感器代表,如索尼IMX455,全画幅约6100万有效像素,单个像素约为3.76微米。
传感器的像素密度升高了,像素之间的干扰就会加重,这就像在拥挤的场所里会相互碰到一样,也会让成像质量下降。
(右图像素更高,但是硬件配置稍差)
既然高像素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何手机还追求高像素呢?
更多的选择:有了可以不用;但没有就一定不能用。高像素可以让用户多一个选择。
像素合并:把多个像素合并生成一个大像素,可以提升画质,所以手机都是默认输出1200万。
总结一下
1.像素并不是越高越好,清晰度不完全由像素决定。
2.如果传感器性能跟不上,太高的像素会损失画质。
3.兼顾好“高像素”与“高画质”,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背照式传感器、加深光电二极管、先进制程技术,都可以提升成像质量,让高像素和高画质同时出现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