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什么是Particle Defect 颗粒缺陷(Particle Defect)是芯片制造领域最为常见的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来自于环境,缺陷的来源决定了这类缺陷的复杂度。一般情况下,这类缺陷的分析,要锁定在某一段loop,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我个人习惯上从分布、形貌上来基本认识它们。 这种缺陷的分布是比较复杂的,没有特定的规律,可以表现为聚集态、也可以分散开,或者可以表现为“line”,也可以是“Dot”等,总之,没特定分布特征。 从形貌特征来看,我想多说一些,在这里我将缺陷分为两类,一类叫做Surface Particle,一类叫做In Film Particle。什么意思呢,surface particle就是process环境有particle落在晶圆表面,它们表现为“团簇状”,且有“尖角”;In Film Particle就是颗粒在薄膜形成的过程中,有颗粒落到晶圆上,以至于在后来薄膜形成的过程中,Particle被薄膜覆盖掉。 图一.Surface Particle
图二.In Film Particle 二、Particle Defect是”如何造成? 总之,围绕外界环境展开分析即可,我按照分类总结了以下几点常见原因: 1)Surface Particle
Process过程中某个Chamber或者晶圆盒子掉落颗粒,或者出现“刮蹭”,导致有颗粒落到晶圆表面。
2)In Film Particle
一般薄膜部门会发生此类缺陷,可以是PVD、CVD、炉管、光刻等部门,成因为Process中,机台环境掉落Particle,或者是前驱体本身被污染等,即机台、物料两方面。例如图二,简单叙述一下成因,涂光刻胶之前,颗粒掉落/或者光阻管路有Particle。 三、遇到“Particle Defect”如何处理? 1)确定Particle Defect类型,从形貌上借助SEM进行表征(依靠经验)、成分上(借助能谱分析);
2)锁定在某段loop内,Monitor相关机台Particle环境,并进行清理。 上述为总的分析方法,下面简述各个module的应对方法:
光刻的In Film Particle较为复杂: 1)Monitor Dry Particle主要 针对ADH Chamber,Clean ADH;
2)Monitor Wet Particle,Clean COT;
3)Check ADH后的冷板是否干净; 对于薄膜相关的In Film Particle,分析如下:
PVD、CVD、炉管等,分析 Main Process Chamber前的loop是否有掉落Particle,例如PC chamber,Buffer等是否有Particle掉落;并进行机台环境Monitor,Clean机台等。
|